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经验

旅游商业化背景下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变迁研究——基于阳朔西街的案例分析

地方依恋的已有研究鲜见对变迁过程的解析。本文运用定性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了旅游商业化背景之下阳朔西街本地居民地方依恋的分化状态和变迁原因,并提出“经济依赖”和“情感认同”两个核心维度,研究发现:旅游商业化会导致地方依恋构成维度和表现强度的变化。适度的商业化对地方依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旦商业化过度,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地方依恋最终会中断。以地方依恋理论解释不同...

作者:保继刚 杨昀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公民儒学与社会实践

我今天来深圳,有一件事我很感动。我看到有一个标语写得非常好,叫作“有红灯的约束,才有绿灯的自由”,这个话就很有“公民意识”。其实谈“公民儒学”这概念最重要的就是“公民”放在儒学前面来谈,公民儒学当然不同于我们以前把“君子”放在前面谈的“君子儒学”。君子儒学比较强调内在的自我完善,公民其实也并不是说他不注重内在的自我完善,而是说其实你这个人的自我完善,要放在社会场域,放在...

作者:林安梧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关键词:

玉树地震与慈善行动

徐永光:4月14日晨,玉树发生7.1级地震,当天上午我就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来自国际美慈组织,他们已经正往灾区赶;另一个电话来自四川的“5·12”救助办公室,他们也已经组织救援队伍出发。“5·12”救助办公室负责人说了一句让我非常感动的话:今天是“5·12”救援“4·14”。

作者:徐永光 沈小平 房涛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关键词:

经历广东改革实践

本文以时任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挺的视角,回顾了广东省的改革实践历程。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三件大事。一是从农村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冲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搞活“两通” (交通、流通)。三是创办经济特区。本文主要介绍了探寻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争论、发展企业集团、扶植...

作者:黄挺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关键词:广东改革实践

从小区发展到小区照顾——以台湾在地老化经验为例

近年来“小区”作为一种社会政策实施界面与平台的趋势愈来愈受到两岸学者的重视,从平衡经济发展的小区发展政策,维护环境生态的永续小区政策,以至解决高龄社会的小区照顾政策可见一斑。台湾从1960年代即投入小区发展工作推动小区基础工程建设,1990年代之后随着台湾人口结构快速老化,将小区发展重点转为小区照顾。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以及小区具有在地及内聚的特性,使得高龄者较希...

作者:吴明儒 杨团 房莉杰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老龄时代农村活化新契机:台湾乐龄学习与绩效评估的经验

本文的主要目的,首先指出台湾人口老化趋势与农村面临的老化问题;其次,探讨老龄社会政策发展的一个新契机:从福利服务到乐龄学习;再次,分析乐龄学习的意涵与推动架构;接着,说明台湾乐龄学习实施的初步成果以及绩效评估;最后提出对未来老龄社会的一些对策,分析老龄教育与社会政策可能整合的方向,以及海峡两岸社会政策合作的可能途径。

作者:胡梦鲸 杨团 房莉杰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老龄社会活跃老化的创新与前瞻——以台湾时间银行小区经验论析

随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价值观念日渐淡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个人主义愈发盛行,“养老”的相关议题,势必成为个人或政府未来所必须面对的沉重负担与难题。对高龄者而言,安定、熟悉且不需迁移的晚年生活,才是合宜的养老环境;持续的支持性服务,能够满足各种生活改变的需求,才能达到独立自主、心理安适与持续社会参与的活跃状态。西方社会推动的“时间银行”向来具有“小区”与“公民参...

作者:刘宏钰 杨团 房莉杰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前言

21 世纪,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既面临机遇, 更面临挑战。诸如就业、环保、贫困、教育与卫生等传统社会问题远未解决, 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留守儿童、艾滋病预防、食品安全等新的社会矛盾与冲突日益凸显。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 也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近年来, 在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学术界如火如荼推动社会创新的时候, 中国也开...

作者:邓国胜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