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经验

经验研究:以“村庄”为立身之本

华中村治研究的“两经”训练,尤其强调村庄经验,在某种意义上,“村庄”揭示了华中村治研究群体得以立身的根本。为何如此判断?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递进式地展开。

作者:袁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经验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验研究泛指应用经验材料进行的分析研究,经验材料包括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文献资料,获取和分析经验材料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从方法论层面划分,这些经验研究方法都可归为两大范式,即实证性经验研究和阐释性经验研究。

作者:王德福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华中乡土派的经验立场

华中村治研究在21世纪之初转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研究,也就是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研究。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全国不同区域农村进行深入调研,来了解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的状况及其区域差异,从而理解法律、政策和制度进入不同乡村社会的过程、机制及其后果,并力图透过自上而下、自外向内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对乡村社会的进入差异来理解乡村社会本身,进而去探讨法律、政策和制度制定的问题。这样,其研...

作者:杨华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实践社会学:从1.0到2.0

在认识论层面(即知的层面)上强调“实践”重要性的学者,一般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理论知识产生于对现实事物的观察、总结和抽象,并因此反对研究中的如下两种倾向。一是理论先行而造成的对事实经验的屏蔽;二是忽视对事物一般规律的总结,陷入琐碎现象细节中不能自拔。毛主席提出的“实践论”既反对前一种的“教条主义”,又反对后一种的“经验主义”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

作者:桂华 桂华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机制分析:经验通往理论的路径

当前社会科学界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理论研究,在理论层面进行演绎,实现理论创新或者形成庞大的理论体系。由于与具体的经验脱离,容易导致理论空洞化,即理论自我演绎,与现实脱离。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往往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使用人中有不同的内涵,而所指向的经验现象并不相同,如果不清楚概念背后的经验,就存在名实分离,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理论研究。这样的理论研究就丧失了生命力,成为教条...

作者:王海娟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经验研究与机制研究

余英时在梳理20世纪中国知识人的心态时,曾提到彼得·沃森(Peter Watson)的《现代心灵:20世纪思想史》(The Modern Mind: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一书,他说沃森在最初构想此书时,并未限于西方的学术和思想,而是希望包括西方以外各主要文化在20世纪的新成就。因此沃森广泛求教于...

作者:冯川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实践社会学的时空关系分析

在社会学理论中,“实践”是由社会学大师布迪厄提出的一个经典概念。在布迪厄的视野里,“时空”是嵌入在实践过程中的,也是实践的重要特征。然而,布迪厄的实践分析,更多地重视了空间作用,而对时间强调是不够的。在国内社会学界,较早提出实践社会学概念并付诸研究实践且取得了卓越成效的是孙立平先生及其团队。不过,孙先生他们从克服布迪厄的不足出发,主要重视对时间的分析,而忽视了空间的一面...

作者:刘燕舞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经验研究的实践论

10多年前,华中村治研究群体提出了经验研究的三原则,即“田野的灵感”“野性的思维”“直白的文风”,尽管招致诸多批评,但至今仍是这一研究群体的共识。从实践论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发现这一共识恰恰符合经验研究的普遍规律。

作者:吕德文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关键词: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