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载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全省各地十分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优先安排,不断加大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能源通信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城市基...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省情的城市经济发展新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居民生活改善的事业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赣鄱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70年来,江西城市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江西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结构明显改观,居住条件明显改观,城市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江西城市居民生活发生...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城市呈现结构整体变迁的特征:农业经济向二、三产业经济转变,进而带来人口集聚和家庭结构变化;人们就业从务农务工转向第三产业,就业观念大为改变;科教文卫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社区治理不断实践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构建,江西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赣鄱大地,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城市就业、社保、医疗、住房、户籍等制度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了“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市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巨大成就。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江西城镇化走的是传统城镇化道路,着重城镇的外延式扩张。土地城镇化,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数量增长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人口在城市加速集聚,江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江西城镇化逐渐由追求数量型向质量型、由传统型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
70年波澜壮阔,70载成就辉煌。回顾70年发展历程,江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指导,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与之前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要求一脉相承...
在2020年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时刻,本文以江西省信丰脐橙产业为例,阐述了贫困地区绿色脱贫的实现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可以依托绿色资源实现绿色脱贫。从实现机制上,“资源—经济价值—减贫—资源再投资”的良性循环可确保可持续的绿色脱贫。从实践模式上,实现资源跨界集约化配置和确保农户与现代经营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实现绿色脱贫的关键因素。就前者而言,包括科技创新...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