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章从经济收入、消费、住房等方面对柳州市居民生活状况进行描述分析。分析发现,1992年后,柳州市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表现为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居民生活改善的事业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赣鄱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70年来,江西城市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江西城市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消费结构明显改观,居住条件明显改观,城市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江西城市...
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质量型转化。本文探讨了居民生活的现存问题和对策建议,并对2005年人民生活和消费市场状况进行了预测。
分别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初期、新世纪以来,介绍城市居民生活改善的阶段性特点,并阐述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现状与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对策,包括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控制消费品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公共服务福利化水平,加强社会保障。
本文是2006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展开的第一年,同时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施政思路。在政策层面之外,如果我们着眼于普通百姓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本年度与上年度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水平基本接近,其中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感受不及城市居民,显示相当部分农村政策的正面因素还在落实过程之中。
2002年10月底,零点调查公司利用最新形成且更为完善的“零点居民生活指数”指标体系(包括三项综合指标和十五项分项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对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测评。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对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并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项讨论。
本报告是对2008年北京居民生活状况的分析。报告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析:首先分析了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其次对城乡居民收入状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最后报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发展中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七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最后得出了结论和建议。总体来看,目前制约中国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升高的最主要的负面因素是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偏低,大力发展经济仍是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