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田云峰:回乡闯出“甜蜜”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3  编辑:曹亮亮

永寿县素有“槐蜜之乡”的美誉。每年五六月,槐花盛开,槐香四溢,来自全国各地的蜂农都会前来放蜂。 
  陕西老田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永寿县甘井镇南上宜村村民田云峰说:“每每想起家乡那片槐林,我的心头就会涌起一阵暖流,那是家乡给予的温暖。但是,全县40万亩槐林,却没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多少收益,这让我觉得不甘心。” 
  带着对家乡槐林的情怀,2015年,刚满30岁的田云峰回乡养起了蜜蜂。“你从来没做过这行,能行吗?我不同意你把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赔了可咋办?”在家人的质疑和反对声中,田云峰毅然决然把积攒的200多万元全部投入蜂蜜产业,注册了陕西老田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村小学旧址上改建了厂房,开始了他的“甜蜜”事业。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蜂蜜产业包括养殖、生产、包装到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一切需要从零开始。”田云峰说,由于缺乏技术,蜜蜂的高死亡率以及蜂蜜产量的减少不可避免地使生产成本增加了。第一年下来,田云峰的投入远高于收入,家人再次替他捏了把汗。 
  田云峰把压力化作动力,始终坚信,只要产品质量好,就一定可以成功。2016年,他带着蜂蜜样品来到原农业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经检测,公司的槐花蜜纯度、波美度及色泽等参数均高于国家标准。 
  这让田云峰更有信心了。2017年9月,他在永平林场承包了3万亩槐林作为公司蜜蜂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如今,公司生产的“老田家”蜂蜜已经进入重庆、上海、深圳等地的农副产品商店,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通过养殖、生产、包装、销售的产业链条,田云峰为82户、313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并带动三谊村42户贫困户165人发展蜜蜂养殖和杂粮种植产业,年分红近10万元。“乡亲们来放蜂,每天能赚80元;到包装车间工作,一天赚70元。”田云峰说,依托老田家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资源优势,公司已帮助1000户贫困户完成了农产品网销。 

内容时间:2019-07-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