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长武:书写脱贫攻坚精彩答卷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01  编辑:曹亮亮

       2018年以来,长武坚持精准识别、精准研判、精准施策,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帮扶干部全力以赴,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顺利完成了县整体脱贫摘帽任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92个,2017年脱贫退出15个,2018年脱贫退出77个,建档立卡户9223户32343人,2018年脱贫2311户7575人,剩余未脱贫892户1624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年初的5.59%降至0.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9879元,水、电、路、住房、医疗等贫困县摘帽指标均已完成。

       组织给力,耕好脱贫攻坚责任田

       该县紧盯整体脱贫摘帽任务,健全了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在8个镇(街道)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由包抓镇(街道)的县委常委担任总队长,夯实了县镇村三级共抓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制定了《长武县2018年整体脱贫摘帽方案》,召开了脱贫摘帽千人誓师大会;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议题,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8次、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10次,听取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重点问题;推行干部代办服务制度,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精神,让群众少跑路,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行常驻人员“五天四夜”工作制度,“四支队伍”常驻人员每周要在村工作5天,住宿4夜,参与脱贫攻坚、项目实施等工作。

       2018年,省市24个驻村单位下派常驻队员47人,县级130个驻村单位下派常驻队员335人,全县“四支队伍”一线扶贫干部3000多名,联系全县133个行政村92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投入干部培训经费16.18万元,县、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6次531人,扶贫系统干部培训10次315人,贫困村“四支队伍”培训11次2578人,其他干部扶贫培训7次1136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11次38056人;强化“四支队伍”管理,实行“电子+指纹”双签到,对不作为、帮扶流于形式、不驻村的常驻人员进行通报,开展脱贫攻坚“六必访”活动,帮助群众打开心结、打消困惑,提高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和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

       同时,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杜绝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的产生,开展专项督查巡查22轮次,发督查巡查通报9期,作风建设快报13期。扶贫领域及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发现问题48个,党纪政纪处分50人。

精准发力,紧盯摘帽退出总目标

       2018年,长武坚持精准识别、精准研判、精准施策,围绕脱贫退出标准,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确保摘帽退出总任务全面完成。

       该县制定了《长武县镇(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报账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全县扶贫资金专账,实施镇办报账制度,县脱贫攻坚巡视督查组及相关部门,对资金、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同时,积极围绕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小额信贷、扶贫领域资金监管、扶贫领域道德、扶贫领域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了各类风险防控实施办法,有效提升了项目、资金的抗风险能力,杜绝了资金管理使用中各类问题的发生,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

       2018年全县共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995万元,其中整合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473万元,其他涉农资金4522万元。2311户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全部稳定达到3100元以上、安全住房达标率100%、自来水100%达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入学率100%;县财政列支670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了2018年度新农合个人自筹部分,全县贫困人口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参合率100%;年度脱贫的77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在3%以下,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均高于上年水平;贫困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水电路、卫生室方面达标率100%。“五到”合力,走出协调发展新路子长武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系统谋划,综合推进,全面提升,按照“‘一长两短’规划到户,产业有路子;‘综合公岗’增设到村,就业有位子;‘水电路讯’建设到组,共享好日子;‘扶贫政策’宣传到人,温暖心窝子;‘志智双扶’培训到根,挺起腰杆子”的“五到”思路,创新工作做法,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举措,走出了协调发展的长武路子。

       该县按照“五到”要求,始终坚持“实”字当头、“细”处着力,灵活运用“八个一批”扶贫政策,让贫困群众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2018年,全县新建高标准果园4100亩,新建300亩以上苹果产业扶贫示范园5个,新栽及补植核桃8.3万株2500亩,新建设施蔬菜160亩,发展食用菌180棚,中药材种植3616亩,栽植花椒1500亩、黄花菜840亩,新建规模养殖场11家,新增存栏猪3100头、牛580头、2880只鸡,带动270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引入龙头企业99个,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251个,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点103个;创新了五种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探索实行农光互补,创新运用“三变三补”模式,全县8个镇(街道)建设光伏产业项目42个,利用光伏组件以下空间发展种养业,带动贫困户2150户;通过利用县城存量房、新建安置点和幸福院等措施,安置扶贫搬迁户共765户2798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06户,发放补助资金760.888万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安置贫困劳动力2281人,培训贫困劳动力335人,发放生活和交通费补贴7.18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330名生态护林员,给5087户17877人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付11户贫困户退耕还林涉及面积8.62亩3448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303人;累计发放各类兜底保障性资金4964.408万元。

       干群聚力,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该县通过宣传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站起来勤劳致富;建立起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四会”,把爱党爱国、勤劳致富、自主脱贫、孝老爱亲、移风易俗、诚实守信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规范约束村民行为,形成守正向上的村风民风;设立“民风栏”“黑红榜”“道德讲堂”等,正面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消除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鼓励群众通过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2018年,举办道德讲堂349场,开展文艺下乡345次,推广传世家训107条、修订村规民约133条;规范红白喜事,节约费用251.2万元;开展道德评议271次,设立村红黑榜133个,张榜公布198次;评选诚信村民45场,设立诚信奖励基金38000元,表彰诚信村民235人;创建文明家庭927个,评选乡贤532个;建立孝道基金96000元,评选孝子310人、孝媳172人、孝顺家庭180个,表彰求助人次87人,奖励资金56430元;建立爱心超市137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95场,参与人次82000人;建立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开展公益诉讼案件50起。


内容时间:2019-01-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