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脱贫攻坚在河南·汝阳篇丨汝阳特色产业让群众增收有门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5  编辑:霍刘锦

喝上牛奶”的汝阳红薯

地里种的红薯也要喝牛奶?在汝阳县刘店镇沙坪村这并不是啥新鲜事。“它们可真是‘喝牛奶’长大的。你瞅这红薯,烤熟后瓤看起来像蜜一样,那甜得很。”村主任郭富立一手拿着红薯苗,一手拿着手机中烤红薯的照片让众人欣赏。

原来,这是沙坪村今年种植出来的高端红薯品种——牛奶蜜薯。“在种植时给红薯茎秆打入牛奶,给叶子喷雾喷上牛奶,让红薯营养更高,更甜更好吃。”郭富立说,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变了,只要健康有营养,人们愿意消费。

沙坪村有着种红薯的传统,但仅靠天种植,收成并没让村里人富起来,至今村里还有67户家庭没有脱贫。

曾在天津做外贸生意的郭富立,一直“惦记”着老家味道,2017年他返乡决定还从红薯上做文章,让红薯真正带来收益。

“传统红薯减产太厉害了,老百姓根本挣不到钱。病毒是目前影响红薯产量和质量的最大障碍,想要有效益,首先就得让红薯远离病毒。”郭富立听闻汝阳县脱贫攻坚的结对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成立甘薯脱毒快繁工程中心,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找上门寻求合作。

“没想到人家真同意了。通过实验室提取红薯细胞后,从试管中进行无菌培养,长成后移栽到田地里,成片生长,这红薯啊就不会再感染病毒了。”郭富立在村里成立了薯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并成为河南科技大学的脱毒红薯育苗基地。

与不脱毒的红薯品种相比,脱毒红薯亩产能增加30%左右。郭富立说,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每亩能产12000斤左右,而配合汝阳含高锌、高硒的土地优势,脱毒红薯的口感更好啦。

村里人逐渐改变了原有种植,越来越多人加入种脱毒红薯大军。“公司给村民们无偿提供红薯苗。对贫困户而言,除了免费种苗,政府每年还对每亩红薯补贴200元。说实话,如果公司将红薯苗卖掉,每年能再挣30多万元,但必须让百姓多受益。”郭富立说。

除指导种植外,企业还按照市场价格对农户的红薯进行回购,每斤保底在6毛钱。“假如今年市场上的红薯提价了,我们回购也按市场提价,但如果市场降价了,我们最低也保证每斤给大家6毛钱,给村民吃下定心丸,市场风险我们企业担。”

“这两天村里正建恒温地库用来储藏红薯,地库是村集体的,企业使用能给村集体带来收益。下一步我们准备把红薯进行深加工,做薯条,彻底做成红薯产业。”郭富立告诉记者,因为汝阳黄河巨龙就在他们村附近被发现,因此这里也被称为“龙乡”,沙坪村的红薯也借此被大家起了个霸气的品牌名字——“龙乡蜜薯”。如今“龙乡蜜薯”在沙坪村已有超过2000多亩的种植面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

一个村子里100多个大棚连成片,场面也是相当壮观了。2018年年初这片大棚建成后,马江卫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棚上,“倾尽所有,背水一战。”他时刻提醒着自己。

马江卫在汝阳县城干了20多年商超,有着丰富的经验与货品销售渠道,可一转身,拿着所有积蓄扎进了农村田地,每日与蔬菜交往。这是因为他多次在山东等省看到了蔬菜种植的价值。

同样是种菜,为啥有地方能形成大产业挣大钱,为啥更多地方是零零散散小农种植旱涝保收?马江卫看来,种植的品质是根本,销售渠道很关键,另外“这东西规模越大,发展越有优势,得形成种植、运输、销售一条产业链”。

老马不太懂高效种植,但他能请一流的技术员。2018年第一季度,首批建起的25个蔬菜大棚收获,农村人几乎都会种的蔬菜让老马收入了好几十万元。

“产品品质好,我这里几乎所有的蔬菜都比市场价格要贵一些,但并不影响销售,反而很受欢迎。另外,我们是根据市场需求去种植,比如黄瓜种植9个大棚,定位销售汝阳县城;番茄有40多个大棚,定位销售洛阳市……”马江卫说。

建大棚种蔬菜更多得靠当地村民百姓,而这个环节枣园村的村民不仅是劳动者,更多的是学习技术。老马说,一个大棚的成本平均两万多块钱,农民们在这里打工一两年,技术学到后,就能自己干。而每天在棚里劳作,贫困户们一天能收入50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把老百姓的积极性提高起来,如果大家自己投入几万块钱自己干大棚,我这边来统一回购销售,他们的收入非常可观。”马江卫说,他并不怕村民们把技术学走自己干影响他的生意,大家光种小麦收入太低,老百姓在引导中高效干活才能有更多收入。对于蔬菜大棚这产业,成规模了才更有效益。

“去年刚开始联系市场,一辆大车来拉货竟然装不满,这还只是一个小客户,我们都满足不了,还咋挣钱?蔬菜市场很大,我不怕发展得多。所以我准备把周边的几个村都发展起来,扩大规模。”老马说,他有市场优势,村民们有技术,下一步他还准备发展冷链物流,拉长产业链条,让枣园的蔬菜走得更远,村民们更富。

目前在枣园村蔬菜大棚吸引了周边近百人务工,不少贫困户开始学习种植技术。“都说农业见效慢,但是行行出状元,因为要用心去做。成功不是偶然的,只有自己勤奋,在政府帮扶下,成功是必然的。”马江卫说。

小村庄“高科技” 乘“一带一路”东风出国门

周海道是湖南人,多年前他在深圳工作时,遇到了一位汝阳姑娘,后结婚生子,跟着“爱情”来到了汝阳的小村庄——罗凹。

“目前在汝阳有6个厂区,罗凹村这里是第一个厂区。我们2013年回到村里,然后就开始创业建厂。现在总用工近500人,这个厂区用工100多人,一共有60多户贫困户在厂里务工。”周海道如今是汝阳天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凹村厂区目前有三个车间,主要生产遥控开关、门控开关、远程控制开关、电动车防盗器等产品。懂技术和设计的周海道如今已为企业成功申请到了十几个发明专利,随着研发、销售、设计团队的不断扩大,2018年遍布汝阳多个乡村的天唯电子,总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而产品更是走出国门。

让人吃惊的是,目前国内的电动车指纹锁,竟然是这家企业率先研发出来。“这项专利是全国第一,指纹锁配着防盗器一套销售100多元,在爱玛等电动车品牌上都已投入。”周海道说。

从前年开始,厂里生产的浇地水泵遥控开关、卷闸门遥控器、电动车防盗器已经实现了出口。通过陆运至港口城市转海运,销往了伊朗、印度、越南,甚至欧洲等七八个国家。

“汝阳县交通便利,营商环境也可以,好产品不一定都是大城市里出来的。相比深圳等大城市,在农村建厂也有很大优势,用工方便带动就业。贫困户工资每人每月能拿到2500元左右,旺季能拿到4000元左右,多是家里出不去的妇女来干。”周海道介绍,他们还可以把机器放在农户家中,不少贫困户在家工作生产。

贫困地区的贫困户也能参与生产高端智能产品了。下一步,周海道打算在现有的遥控技术上,研发智能家居,而目前手机控制WIFI插座等小产品,已经被工厂使用。

内容时间:2019-06-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