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河北攻坚】河北青龙县:脱贫致富山水间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10  编辑:霍刘锦

这个藏在深山的村庄,迎来了十月的秋忙时节,沥青路旁的庄稼地里满眼金黄,农户们弯腰收割,喜滋滋地盘算着收成。

     “靠山靠不住,靠水水不流”的日子过去了。老百姓依靠帮扶和自身发展,把日子越过越有劲。

“老病残”有了帮扶

   三道河村是个典型的老龄化较突出的村庄。“走出去年轻能干的,留下了孤老病残”,曾让这里一直沉寂落后。
    全村里最让村书记金学发愁的,就是汤玉来一家。66岁的汤玉来,妻子张秀罗因脑溢血留下偏瘫后遗症,儿媳也患有尿毒症,每周去县里做两三次透析治疗,一个月花费几千元。靠儿子一个人打工,既要养家,又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很是吃力。
    2014年,汤玉来被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医诊疗时,儿媳可以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不仅如此,2016年汤玉来申请到农村低保,一家人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2018年,老两口又遇到件烦心事——住了几十年的砖房屋顶出现塌漏。没等几天,帮扶干部到家里来了解情况时,帮着他们按要求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老两口为房顶加盖彩钢瓦,并对房屋主体进行加固,房子修旧如新,变得结实又保暖。
  “往年一到这时,晚上温度只有五六度,被子都冻透了,现在屋里却暖和得像春天,我们心里觉得热乎乎的。”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汤玉来都这样说。看着家里变得亮堂,他心里也敞亮了。 
   在三道河村,这样的变化不稀奇。老弱病残看病住院有医保,住房安全有保障,生活有了指望。
  28岁的金雨泉年纪虽轻,却患有重症肌无力,常年卧病在床,生活起居全靠母亲照料,父亲金立新一人打工养活全家。2014年,金立新家被评为贫困户,门诊医药费经医保报销,每月自付费用不到500元,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每到年底,还能拿到村里养殖项目的分红款,一家人年增收1800多元。

耕耘有了“钱景”

这两年,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他们也找到了新奔头。
  2016年,三道河村成立种植合作社,鼓励村民发展中草药种植,村里分发给每户贫困户价值1000多元的药材种子,让他们自主发展药材种植。
  种惯了玉米、核桃的老农民,一开始不大愿接受改变。原来,因为村里山地多平地少,水土易流失,一到旱天,地里收成减半。用水问题成了农民“心病”。县里将引水项目通到三道河村等142个贫困村。三道河村里开挖修建了两个蓄水池,水路管道架到了山上。通水第一天,汤玉来到地里打开水阀,看到水流如泉涌出,他开心得笑出了眼泪。他在果树地里辟出了两亩地,用来种植桔梗,第二年就获得丰收,一亩地产桔梗七百多斤,卖了5000多元。
    与汤玉来一样,李春林也发展了“新项目”。72岁的李春林患肺结核多年,老伴因脑梗塞住过三次院,行走不便,老两口眼巴巴地瞅着日子越过越穷,无计可施。2016年,在村里发展种植的鼓动下,李春林种了两亩知母,两亩板栗。
  2019年,板栗树开始挂果,李春林迫不及待地从山上采摘下新鲜板栗,拿磅称了称,“今年市价好,两亩地里收成1000多斤板栗,估摸能卖两千多元。”他尝到了甜头,“看来只要自己勤劳,日子就不难!”2019年年底,汤玉来实现脱贫。
    板栗、核桃、药材……三道河村村民争相发展起多样化种植,越种越有劲。“比起以前单纯种玉米、高粱,还是现在收益高,村民们脑筋换了,他们靠自己双手改变了贫困面貌。”村书记金学说。

盘活土地能“生金”

      三道河村更大的变化发生在这两年。
    2017年,村里迎来了新客人。秦皇岛艾伦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多次到三道河村考察。村民们听说,这家公司看中了村里的地理、自然条件,有意开发利用村里核桃资源,建设特色“核桃小镇”,发展以核桃栽植嫁接为主的多元化产业。
    “以前村里就有种核桃的传统,但多是松散的一家一户种植,并没有太大经济效益,倒是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或许能给当地村民带来收益。”听说这个消息时,村书记金学很是欢迎。
  经过反复考察调研,该项目确定签约,计划在三道河村流转土地195亩,一方面发展核桃栽植嫁接,同时还将产业链延伸,发展特色民宿、观光旅游等产业。
  村民们一向视土地为命根子,但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引导下,140多户农户自愿流转出土地,签定了长期性土地流转合同。多年“不生金”的土地一下子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活资产”。
  “土地流转的钱,是以前种地收入的好多倍。”李春林流转4亩地,拿到2多万元土地流转费。这些钱他准备用来供家里孙女上学,或拿出一部分来翻建房屋。
    更重要的是,核桃小镇建成后将吸纳农户参与务工。“儿子一直在外打工,等这个小镇建成了,他可以回家与我们团圆,在家门口就业了。”他笑着说。
  “核桃小镇即将破土动工,将成为保障村民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金学高兴地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酝酿着更幸福的前景。


内容时间:2019-12-2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