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阜城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30  编辑:曹亮亮

  日前,衡水阜城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是衡水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县。

  农村公路建设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近年来,该县以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作为“四好农村路”创建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的总目标,坚持高位推进创建,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直接抓,同时明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创建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形成全县分级负责、层层督导、层层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千方百计破解资金难题,坚持用好交通专款,对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证把钱用到刀刃上;坚持整合涉农资金,对发改、乡村振兴、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倾斜;坚持政府财政兜底,把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建立严格审批机制,实行“双控双管”,确保工程资金投入到“四好农村路”创建之中。积极实施项目攻坚,2016年至2018年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会战,共改造农村公路206公里,改建农村公路危桥16座,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4.7公里,完成贫困村街道硬化118公里。2020年、2021年修建运河两侧堤顶路31.346公里,翻浆路整治40.9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座。

  完善机制,管理做到实处。该县出台《阜城县农村公路管理办法》《阜城县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8个规范性文件,明确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主体责任,将竞争立项、以奖代补、管养分离、市场化运作等一系列新举措融入到农村公路管理之中。落实监管主体,全县10个乡镇均设立地方道路管理所,机构运行经费全部纳入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各乡镇、村均制定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初步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联动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同时,提高监管水平,在全省率先成立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充实壮大农村公路执法管理力量。去年以来,共查处侵害路产路权案件15起,治理超载超限车辆308辆,卸载27237吨,罚款40.89万元,拆除公路沿线非法建筑47处,非公路标志136块,制止违章建筑28起,有效杜绝农村公路的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违法行为,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启动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智慧交通”建设,以监控县道、重要乡、村道交叉连接点为基础,及时发现农村公路道路安全隐患,实现路段管理信息化。截至目前,平台已成功试运行6个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因地制宜,坚持把养护贯穿全程。该县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县地方道路管理站、乡镇地方道路管理所的养护职责、工作任务和隶属关系,在全县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覆盖。强化公路养护,在狠抓日常养护基础上,抓住春冬两闲有利时机,实施集中养护。去年以来,共出动人工1.8万人,动用机械1200台次,动土15万立方米,整理路肩30万平方米,整修边沟500公里,路旁植树5.4万棵,完成路田分家360条,建成精品路段9条。强化监督考核,将“四好农村路”主要指标全部纳入年度考核,实行养护投入与工程立项挂钩,养护质量与绩效考核目标挂钩,有效保障农村公路养护效果,全面建立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长效机制。

  创新模式,坚持把运营做大做强。该县大力发展村镇公交、特色公交,稳步推进城区公交,基本形成城乡公交、村镇公交、农村班线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先后建成农村客运站17座,候车亭36个,招呼牌127个。投入纯电公交车60辆,公交路线18条,年客运量达63.8万人次。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制定农村物流实施方案,分步骤、分节点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建成大型物流企业10家,能同时容纳大型车辆2500多辆。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的建立,提升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效率,增加了农村群众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内容时间:2021-12-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