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强化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11  编辑:陈亚丰

乡村振兴发展,人才是就是基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引聚、培育、使用和服务,更需要激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选派各方面优秀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过渡期内严格落实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的“四不摘”要求,对定点帮扶对象和帮扶力量保持总体稳定。2021年那坡县严格按照“退一补一”原则对全县9个乡镇258名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进行轮换,切实发挥干部的勇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精神,调整、充实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力量,继续打造“带不走”的新时代农村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二、引进培养农业创新人才

为持续加强乡土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着力构建“人才+科技”促进桑蚕、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格局,除了聘请了6位国家级、自治区级的桑蚕技术专家团队外,那坡县积极培养、挖掘本地“土专家”,在9个乡镇选聘9名“土专家”,在桑蚕、中药材、水果、生猪、肉牛产业发展方面建立人才库,为全县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三、发展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那坡县培育有科技特派员26名、创业致富带头人594名,招录在编在岗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水产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40名,是县、乡、村三级乡土人才库重要支撑。为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管理力度,加强和玉林农校等职业学校的沟通联系,每年选派两期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培训。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参与和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农战略。

?四、搭建乡村人才集聚平台载体

那坡县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开展产业融合人才培养,注重从传统农民、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培育高素质农民,打造乡村产业人才“洼地”。大力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建设,着力培养农业产业化带头人。引导企业领军人才、种植大户、创业青年积极参与西南特色果蔬产销对接大会、田东芒果产业大会、乡村振兴百色芒果网络营销创新创业峰会等系列活动,搭建乡村人才集聚平台。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下一步那坡县要突出开发“两种资源”,统筹推进本土人才培育和各类人才下乡。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要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既要在“培”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满足他们的理念、知识、技能提升需求;也要在“育”上做功课,坚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务农有尊严、干事有平台、成功有褒奖、失败有保障,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努力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内容时间:2021-08-2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