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框架】
本文首先列举了全球发展中心最新研究成果中的三个观点,并强调比起依靠经济发展,调整财政税收政策能够更快实现脱贫目标,然后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最后指出全球贫困并不是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
【观点摘要】
1、全球发展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指出:①全球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基本一致,并不会因为某一国人均收入高而提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备通过非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脱贫;③有77%的全球贫困可以通过税收调整和公共支出再分配解决。
2、Amartya Sen在其著名的饥荒研究中指出饥民并非死于食物不足,而是死于缺失获得食物的资格。而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全球贫困治理,国家具备减贫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用于本国的贫困治理。
3、75%的全球贫困(生活在1.9美元/天的全球贫困线之下)可以通过国家资源再分配解决。从实用角度来说,比起等待经济增长,直接调整国家再分配比例能够更快实现脱贫。
4、三个新发现:①全球贫困线应该高于1.9美元/天,因为在所有发展中国家,贫困线基本维持在2.5~5美元/天的水平,而世界银行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保证每天10美元的消费才可终生远离贫困;②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人均消费并不高于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具备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实现快速脱贫的能力。
5、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降低在汽车燃料补贴和削减不必要的军费上。汽车燃料补贴降低汽油费用,帮助富裕阶层降低生活成本;而不必要的军费则是指过分追求比邻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导致军费开支过大。这些钱可以用于穷人的现金支付转移。仅燃料补贴这一项费用就可以解决大约70%的全球贫困。
6、所有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000美金的国家都具备消除生活在1.9美元/天甚至2.5美元/天的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能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减少了极端贫困人口,而且提高了非贫困人口的比例,而这为通过再分配消除贫困提供了可能性。
7、全球贫困源于政治经济学问题而不是资源的短缺。通过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再分配,这可以被视为是政府或者精英需要与公众达成共识的政治选择或是政治契约。
【作者简介】
Andy Sumner, 全球发展中心访问学者,专业领域为全球贫困与不公、包容性增长、东南亚研究、外国援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