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鄂伦春族的民族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构建起民族特色鲜明的学校体系,民族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受历史、自然等条件的制约,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师资配置不合理、民族文化教育教师匮乏、民族文化传承困难、家庭教育欠缺、贫困制约教育发展等问题。需要政府在完善鄂伦春民族师资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在偏远猎区从事民族教育工作、针对少数民族制定特殊帮扶举措等方面予以政...
1957年5月9日~7月8日,我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驻内蒙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的成员,同该组同志一起,曾到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努图克(区)托高鲁和讷门高鲁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社会历史调查。这是当时全国鄂伦春族地区仅存的两个尚未定居的游猎的地域公社。这次调查,到现在整整过去40个年头,然而40年前在这两个游猎公社生活的情景,仍...
本文内容为2006年8~9月作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进行的田野工作笔记。
内蒙古自治区是当代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后,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全面推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1949年后,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平等原则的实践,保障人口规模少的小民族群体平等权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建立起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三个自治旗。回溯三个人口较少民族建立县级自治地方的历史进程,我们会看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各级政府基于民族平等原则,根...
1956年~196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我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历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1956年10月,我调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组建的八个调查组之一的内蒙东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先后参加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社会历史调查。这项工作至今已时隔三十余年,但追忆当年深入达斡尔人聚居的山村和农区、鄂温克人游猎的深山密林、鄂...
本书是作者为完成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从1998年7月到2010年9月,数次赴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使鹿鄂温克族和渔猎赫哲族地区进行调查的工作笔记。文中附作者手绘村落、地域形貌图若干幅及配合调查内容实地所拍照片、所采集档案资料图片若干张。本书是人类学工作者的田野工作笔记,又因作者以环境与小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小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