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本文内容为2008年以来作者在鄂伦春自治旗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佳木斯市敖其赫哲族村、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的田野工作笔记。
本文内容为2006年8~9月作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进行的田野工作笔记。
2001年国家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对裕固族、京族、赫哲族三个样本调查点的调查表明,当地学校主要采取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课时、师资、教材基本都能得到落实,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支持“民族文化进学校”。但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管理机制的结构性缺失、教材编写和使用存在不足、师资力...
那乃族旧称果尔特人,人口有10500人,大部分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哈巴罗夫斯克(伯力)边疆区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和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右岸的一些地区。在中国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之间也居住有那乃族即我国境内的赫哲族。那乃人是阿穆尔河沿岸古老的土著居民后裔、满—通古斯语族的各部落集团以及蒙古人混合而形成的。自古从事捕鱼和狩猎,毛皮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本书是作者为完成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从1998年7月到2010年9月,数次赴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使鹿鄂温克族和渔猎赫哲族地区进行调查的工作笔记。文中附作者手绘村落、地域形貌图若干幅及配合调查内容实地所拍照片、所采集档案资料图片若干张。本书是人类学工作者的田野工作笔记,又因作者以环境与小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小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为...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