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根据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部门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产量峰值,到2025年前后可以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与CO2排放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影响因素的判断,本文匡算出在基准情景下,工业部门排放将逐步增加,在2040年前后达到峰值;在低碳情景下...
IPCC第五次报告表明,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其碳排放峰值何时到来备受关注。本文从能源使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的能源供给和需求现状,并通过对比已经实现碳排放峰值国家的历史经验,从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实现碳排放峰值的能源条件:能源强度分布在100~150千克石油当量/1000GDP之间,煤炭消费实现峰值时,碳排放总量的拐点将...
随着世界城镇人口的增加,大量的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居民住宅建设难以避免,与城镇化相关的经济活动导致越来越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城镇化逐渐由影响碳排放的次要因素变为主要因素。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的建设对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未来城镇化的发展给我国碳排放峰值的实现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探索和分析城镇化影响碳排放的机理和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发展经验,...
不同于生产侧的污染物,CO2排放具有明显的消费特征,这就意味着CO2的排放峰值与人口增长直接相关。通过两种不同的假设方法——人均CO2的排放和CO2排放强度,我们对中国未来CO2排放的峰值和峰值出现时的排放总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即使中国人均CO2的排放量不再上升,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中国的CO2排放总量还将持续增加,2026年前后达到峰值。如果按照中国承诺的强度减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已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我国居民消费很可能会陷入高消费、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从而加剧目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和碳排放峰值问题。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居民消费碳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总结了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和发展...
随着全球性资源危机的加剧,水资源从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正变成一种稀缺的战略资源。水安全问题既是资源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大气降水资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水安全问题与大气降水资源的特点和变化密切相关。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6毫米,人均降水资源量约为4343立方米/人,仅为全球人均降水资源量的28%,为亚洲的68%,属于...
2013年是碳市场发展史上重要转型的一年,年度的碳市场回顾与总结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国际机构的碳市场数据、研究报告以及我国碳交易试点材料入手,总结了2013年国际气候谈判的进展、国内外碳市场的发展概况,并展望碳市场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国际气候谈判重心转向制定新的全球减排协议。然而,谈判仍未能取得实质进展,未来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谈判缓慢的进展...
本文介绍了LULUCF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其碳排放或碳吸收的特点,系统总结了现行LULUCF报告和核算规则的要点,分析了现行LULUCF报告和核算规则存在分散难懂、不一致、有漏洞、难以与工业能源部门同等对待等问题,指出统一LULUCF报告和核算规则是德班平台谈判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虽存在难度,但确有可能。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德班平台谈判建立统一的LULUCF报告和核算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