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2020年以来,息县坚持把壮大优势产业作为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深化与茅台集团的战略合作,狠抓小麦“四专”工作,在建设10万亩原料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订单种植面积至20万亩,稳定茅台原料供应链,积极融入茅台产业链,带动县域以酿酒专用小麦为主的优势产业发展壮大。2020年,息县收获酿酒专用小麦近2亿斤,较上年增长75%。5月10日,河南省优质弱筋及酿酒专用小麦产...
淅川县上集镇大坪村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保护要求高的特殊情况,在关闭了60多家米黄玉加工厂的基础上,通过转型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大坪,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一种新的案例。
济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依托济源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兔业经济,形成了“公司+农户+加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公司延链补链强发展,基地服务创新促共赢”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集“种、养、加、餐、旅、研”为一体的肉兔全产业链循环模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肉兔产业链体系,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传统...
夏邑县郭店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打造以蛋鸭养殖为主导、多业态发展的农业产业模式,重点培育壮大蛋鸭、火机、板材、食品、面粉、瓜果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六产”。多维度的产业融合方式以及创新的产业发展风险防控机制,带来了乡村的巨大变化,为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探索了路子。2020年4月,郭店镇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成为豫东农区乡村振兴...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积极探索的美学经济,把哲学分支和乡村产业振兴融合到一起,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汉服节打卡”“西村乡观鸟”“孙窑村电商直播”“岸上村网红民宿”“大南坡村艺术策展”等乡村振兴新业态,激活了全县187个村的绿水青山、特色农产品、历史文化资源、民风民俗和传统村落资源等乡村产业振兴富矿,实现经济效益和产业利润的倍增,让乡村振兴在“留住乡愁,传承文脉,调动原住...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裴春亮的带领下,以“五个助推”保障和改善民生,党员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把一个原来只有595人、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发展成入住11800人、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的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致富梦,促进了全面乡村振兴,为贫困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鲜活经验。
河南省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以党建引领、以工促农、科技强农的方式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已实现了独院别墅小高层,智能充电车棚,图书室、文化站、村民活动室、文化广场、健身广场、文化长廊等文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内公共场所被绿荫覆盖。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新乡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探索用“五个起来”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延津县通过推动小麦生产绿色化,大力发展小麦经济,目前已建成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延津小麦名牌效应显现;同时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也落户延津。延津县的发展表明,农业产业的发展, 必须走产业一体化、经营集团化、生产生态环境可持续化三化协同发展的路子。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