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根据省域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排行结果,江西乡村在各地横向比较测评中,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0位;在自身纵向对比测评中,2000~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30位,2005~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27位,2009~2010年景气指数排序处于第6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时间、空间、层次、结构、数量等特点与功能。如何建立综合评价模式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模型来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实现湖域生态文明和经济开发为目标的“生态经济特区”,具有先行试验生态与产业耦合模式的特殊职能。为此,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只有充分借鉴特区模式的区域开发和建设的经验,发挥地方政府改革家职能,勇于创新和大胆实践,才能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得以像深圳特区成为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排头兵”一样成为建设生态文...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伸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和发展好中原经济区,不仅直接关系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历程,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长期决定因素。与单一企业竞争力不同,一个地区或省市甚至多个省市的企业竞争力即企业的区域竞争力特指一个地区所有企业在特定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区域主体而言参与市场竞争的水平和能力。由于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竞争优势和实力的比较,为此,本文就中部企业发展态势从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发展效益、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
根据目前国内所发布的各类全国性企业发展排行榜,收集、整理、归纳并提炼出中部六省企业2010年的营业收入,按照营业收入大小的排名,形成中部前100强排行榜。依据2010年度中部六省各企业净利润的大小,评选出中部最赢利企业20强。根据中部民营企业2010年度的营业收入,筛选出民营企业50强。
中部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与中部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基本一致。总体而言,制约中部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因素有:国有企业比重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资源禀赋、企业产业集中度过高、产业分工不明确、过度竞争现象严重等。这些导致中部企业未能有效利用中部地区的主体功能优势。因此,无论是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还是企业自身发展态势均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得中部缺乏大而强,且在全国甚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企业...
选取赣南山区——江西赣州赣县和全南县的几个乡镇,进行学校布局与撤点并校现状的专题调查。访谈了当地教育行政官员、教育学者、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做了相关问卷调查,了解了撤点并校给小学生带来的问题,如食宿、路途安全、医疗、营养、心理健康、亲情缺失等。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