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陕西
《陕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1  编辑:陈亚丰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我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农业部等九部门关于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等精神,结合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范围包括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吕梁山区3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和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2个省级连片特困地区,共涉及我省60个县区。

一、“十二五”特色产业扶贫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并重,按照“瞄准贫困、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择优扶持”的思路,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发展模式,扶持壮大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产业扶贫,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一)区域特色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支撑点”效果明显。贫困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秦巴山区形成以茶叶、生猪、食用菌、油菜、柑橘、中药材、蚕桑、特色林产、生态渔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带,汉中仙毫、安康富硒农产品、太白高山蔬菜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六盘山区形成以矮化苹果、奶畜、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带,矮化苹果面积达20多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苹果示范基地;吕梁山区形成以小杂粮、肉羊、大红枣及光伏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名优小杂粮、横山羊肉、陕北白绒山羊享誉国内外;白于山区形成以马铃薯、山地苹果、肉羊、高效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带,马铃薯产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27%,成为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形成以苹果、枣、高效设施瓜菜、肉牛、渔业、核桃及光伏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带,百万亩优质苹果和百万亩设施时令水果及瓜菜基地初具规模。据统计,2015年我省贫困地区水果、蔬菜、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794.5万吨、748.1万吨、67.2万吨、31.9万吨、62.6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长26.9%、32.8%、6.5%、22.7%、7.2%,特色产业效益显著,有力地带动了农民脱贫增收。

(二)成功模式作为产业扶贫的“好典型”不断涌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直接扶持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完善配套服务提高产业化水平等方式,把发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与扶贫到户有机结合,引导经济组织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贫困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起到了关键作用。各市县也结合实际,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探索出了多种扶贫到户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和作法。省供销社探索出的“政府+供销社(供销企业集团)+合作社+贫困户”新模式,将财政扶贫资金以股权形式投入贫困地区的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已在20个试点县35家龙头企业推广,带动贫困户3.76万户约13万人。大荔县技物配套和贫困户参股项目,在吸纳贫困户参股、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创出了“企业担保、贫困户贷款、扶贫贴息”的“参股融资”模式,有效地拓宽了项目资金渠道,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和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陇县按照园区引领、基地承载的思路,探索形成了奶牛托养、股份养羊、联户养鸡等新模式;延长县二海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创出了“借鸡生蛋”模式。这些成功的产业扶贫模式有效地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增收,深受群众欢迎,为今后的产业扶贫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建设项目作为产业扶贫的“助推器”加速推进。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扶持重点,对贫困地区实施资金项目倾斜支持。据农业部门统计,“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贫困地区产业扶持资金67.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专项35.7亿元,中央财政专项及基本建设31.5亿元,确保每年用于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资金占全省比例高于上年水平。实施重大项目资金整合,把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旱作农业示范、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等项目优先投向贫困地区,累计投资3.9亿元。秦巴山区茶叶、魔芋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从无到有,现已分别达到1亿元和0.1亿元。累计安排2.6亿元,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支持贫困地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74万亩,占全省的50.4%;累计投入1.8亿元,实现贫困地区所有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项目全覆盖;优先安排贫困地区“百库工程” 建设,依托合作社、种植大户建成500-1000吨果蔬贮藏库225个、马铃薯贮藏窖3680个。通过项目建设的辐射带动,切实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四)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发展壮大。积极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制定新型主体扶持意见,出台家庭农场认定办法,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达1.96万家,比2010年增加1.03万家,增长110.8%,农户入社率提高到25.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236家,是2010年的2倍多。贫困地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涉及15个县区,省级园区规模已达到185个,实现贫困地区所有县区全覆盖,带动建设各级各类园区1283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100多人,发展家庭农场1.3万家、专业大户4.5万户。新型经营主体将带动贫困户脱贫作为重大责任,通过带动贫困户发展适度种养业,吸纳农民进入生产、加工、运输、服务等环节,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积极发挥了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

(五)农民收入作为产业扶贫的“硬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农民收入在宏观经济下行、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市场波动压力之下,我省紧盯贫困人口脱贫这一核心目标,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以新型经营主体为纽带,健全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拉动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89元,较2010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速达14.2%,连续8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较我省城镇居民快2.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82:1缩小至3.04:1。据农业部门抽样统计,2015年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吕梁山区、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196元、7981元、7522元、8173元、8334元,均较2010年增长105%以上,年均增速15%以上。

二、产业扶贫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正处于从第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转变、从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的重要时期,既具备了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同时又面临着一些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有利条件

一是自然条件多样,特色资源种类繁多。我省贫困地区基本位于丘陵山区,气候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特别是秦巴山区立体气候特点显明,丰富而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供了难得的自然条件,许多特色产品在省内外首屈一指,比较优势明显。

二是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欠发达,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低,吸纳劳动能力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具备劳务经济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三是工业污染较少,产地环境良好。贫困地区总体上天蓝、水清、气净,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农业生产受工业污染少,农作物病虫害较少,优越的产地环境为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特色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是产业差异互补性强,特色产品前景看好。贫困地区周边大多发展相对较快,产业结构已进入到二三产业突破发展阶段,优质特色产品需求量大,需要附近主产区强力支持,贫困地区恰好可与之形成优势互补,发展特色产品前景广阔。

五是生态人文条件优越,乡村旅游资源众多。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及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功能互补、配置良好,区域特色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二)不利因素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频发。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原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有针对性的工程项目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二是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块零碎,土地流转率低,经营规模过小,加之劳动者素质普遍不高,科技转化率低,生产经营方式粗放,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都较低,农民增收空间有限。

三是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生产仍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传统的方式,还处在原料直销阶段,产业链延伸不长,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加工还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融合效应尚未显现。

四是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竞争力不强。一些贫困地区还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产品市场认知度低,竞争力不强。

五是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善,产业信息化程度低。特色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造成产品流通不畅,农民生产和经营活动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有的地方虽有特色产业资源,但未打造成知名品牌,效益不明显,没有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产业增收脱贫为主线,着力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坚持“系统化思维、产业链开发”,挖掘产业增收潜力,注重产业的带动性、效益性和特色性,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全面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拓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空间,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发展潜力、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结合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分区施策,差别发展。

——产业融合,提质增效。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实施主体,支持发展产品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将比较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提升特色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尊重市场规律,顺应供求变化,使特色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求。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动产业节本增效、科学发展、转型升级。

——注重生态,绿色发展。立足资源承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防止过度开发,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产业,确保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兼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完善机制,精准到户。始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找准项目建设与贫困户受益结合点,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完善特色产业扶贫机制,让贫困户最大限度分享产业链条各环节利益,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

(三)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产业脱贫战略。到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全面实现转型升级,每个贫困地区形成2—3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贫困户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特色产业覆盖到全省有产业扶持需求的、所有建档立卡的53.7万户171.5万人。

——农业基础条件显著提升。贫困地区高标准农田达到1000万亩,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保障人均1.5亩基本口粮田,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进步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使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能力、有意愿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户,每户掌握1—2项产业实用技术,农民素质进一步提高。

——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构建特色产业体系,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渠道大幅拓宽,特色产业对贫困户收入贡献率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特色产业扶贫的主要任务

(一)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市场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与脱贫开发深度融合。一是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在秦巴山区打造茶叶、生猪、中药材、林产、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基地,在六盘山区打造矮化苹果、“双奶源”等特色产业基地,在吕梁山区打造红枣、肉羊、小杂粮、油用牡丹、光伏等特色产业基地,在白于山区打造高效设施蔬菜、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基地,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打造苹果、红枣、光伏、渔业等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在贫困地区建立一批特色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形成一批知名特色产品优势产区,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品牌,提高产业效益,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以县为主体建立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围绕贫困地区小麦、水稻、马铃薯、苹果、猕猴桃、肉羊、奶山羊、奶牛、茶叶等产业,集中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模式,依托产业增加收入。三是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坚持“重心在村镇、基础在产业”,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扶持引导贫困地区农户发展葡萄、魔芋、冬枣、大樱桃、西甜瓜、食用菌、干杂果、渔业、乡村旅游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拉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二)促进特色产品市场营销。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推动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新产品流通方式,确保特色产品产得出、存得住、销得好,将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商品。一是培育知名特色产品品牌。在贫困地区支持创建“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企业申报“三品一标”产品,切实提高产品品质,支持专业村镇申报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品牌创建项目上予以倾斜,建立特色产品品牌目录制度,以品牌铸造推动营销增值。二是推广订单营销帮扶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共同开发特色产品,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营销合作协议,由新型经营主体统一收购、销售贫困户生产的合格产品。三是建设现代产品流通体系。扶持建设优势产品区域性产地批发示范市场,在全国建立“陕西优质农产品专营店”,切实推进省际间优势农产品联展联销平台建设。着力改善贫困地区仓储、流通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加强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减少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失,推动大型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对接,加强农企对接,促进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四是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开展网上交易、农民网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三)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在贫困地区把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产业链有机结合,推进产品就地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引导农户发展初加工。鼓励农民采取自主经营、合作联合等方式推进生产融合,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大力发展产品初加工,扶持一批加工型农民合作社,促进区域特色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原产地、留给贫困户。二是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坚持“系统化思维、产业链开发”,推行“政府+企业+贫困户”的造血式扶贫模式,引导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贫困地区集聚发展,重点开发小麦马铃薯面食产品、苹果猕猴桃红枣终端果饮、高端乳制品、高档牛羊肉制品、多元化茶饮品、蔬菜魔芋富硒产品等优势特色产品,培植加工知名品牌,形成全产业链开发集群,创新联户脱贫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鼓励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深厚的农村文化,以农村家庭复合型农家乐和生态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农林渔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打造休闲农业名牌,拓展贫困户就业增收空间。

(四)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产业带动关系。一是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帮扶带动作用。持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分类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帮助农户逐步发展成种养大户或家庭农场,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深度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扩大贫困户入社数量,带动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二是发展产业经营性服务。培育壮大贫困地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开展农机作业、技术培训、统防统治、生产资料配送、产品营销等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土地、林地、荒滩等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努力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维护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权益,确保农民分享到增值收益。四是发挥园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配合移民搬迁和城镇化进程,围绕特色产业基地、移民搬迁点、农村中心社区,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牵头引领创办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特色养殖、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使园区在引领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广大贫困户提供就近就业平台,使搬迁户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五)提升科技装备支撑能力。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加快发展农机化,促进产业发展由拼资源拼消耗为主向科技进步和装备驱动转变。一是加强科技推广应用。以茶叶、蚕桑、小杂粮、中药材、魔芋、林产、水产等特色产品的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利用、优良品种选育与种苗繁育、生态高效种养、旱作农业技术研究,加快特色种养新品种的引进、改良,加快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帮助农民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改善品质。二是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带头人的培育力度。三是提升农机化水平。推动农机化扶持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快贫困地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产业机械化步伐,重点推广轻便、耐用、低耗的中小型耕种收机械,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节水灌溉、草食畜牧业和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要着力推进全程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六)实现产业脱贫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产能建设,改善基础发展条件,提升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特色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贫困地区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积极实施梯田、坡耕地、盐碱地治理,开展治沟造地、打坝淤地。围绕四大粮食功能区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有效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二是推进生态循环发展。探索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雨养农业、旱作高效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及生态循环产业。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薪柴等,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推行清洁化生产,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总量,残膜、秸秆、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使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改良土壤,采取修复、轮作、间作等措施,让资源环境休养生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实行封山禁牧、人工种树种草、舍饲养殖,控制草原鼠害,逐步实现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产业布局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立足区域产业基础和脱贫目标,加大“调优、增特”力度,实现生产要素在空间和产业上优化配置,加快优质粮油、蔬菜、瓜果、养殖、茶叶、蚕桑、花卉苗木、渔业、光伏等优势特色产业向贫困地区聚集,不断增强贫困地区产业脱贫能力。

(一)秦巴山区。涉及汉中(汉台区除外)、安康、商洛市全部县区和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太白县,共29个县区。

基本情况:秦岭、巴山两大山脉横贯东西,汉江、丹江穿境而过。地形地貌多样,高山延绵,丘陵广布,盆地和川道狭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年无霜期210-250天,四季分明。年降水量700-1240毫米,水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耕地面积483万亩,农民人均1.7亩。本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省茶叶主产区,盛产蚕桑、柑橘、干杂果。同时,又是我省重要的油料、生猪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高效利用秦巴山地丰富多样的气候、土地和物种资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优化农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生猪、柑橘、猕猴桃、食用菌、魔芋、蚕桑、干杂果、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和生态观光产业,推进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和实用技术推广,支持安全特色产品产地认证,积极开发“三品一标”产品,培育名、优、特绿色产品品牌,打造全国优质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六盘山区:涉及宝鸡市的扶风、陇县、千阳、麟游和咸阳市的永寿、长武、淳化等7个县。

基本情况:本区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侵蚀地貌,坡陡沟深,土层深厚,土壤贫瘠,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6℃,年无霜期176天—210天,年降水量585-640毫米,年蒸发量81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时间短、强度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耕地面积388.5万亩,人均耕地2.6亩。本区域地处苹果的优生区,是我国重要的奶牛、奶山羊“双奶源”基地,同时也适合发展肉牛、肉羊、油用牡丹等产业。

发展方向。加快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矮化苹果,以肉牛、生猪、奶畜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畜牧产业发展。发展设施蔬菜,建设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支持秦川牛、莎能奶山羊、渭北苹果等特色产品产地认证,培育绿色名、优、特农产品品牌。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产品加工,打造全国优质绿色、无公害粮果畜菜生产加工基地。

(三)吕梁山区:包括榆林市的横山、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7个县。

基本情况: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属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左右,无霜期134—169天,年降水量约40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1200毫米,属极度缺水地区。干旱、洪灾、冰雹、霜冻、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尤以干旱发生最多、威胁最重。人均可耕地不足1亩,坡地多而川坝地和水浇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水热资源分布不协调,农作物产量低。红枣产业为区域支柱产业之一,适宜于小杂粮、马铃薯种植和光伏产业发展,是肉羊、绒山羊基地。

发展方向:立足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加快推进区域性特色产品基地建设,围绕“枣、羊、薯、果、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品,建设一批特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化养殖基地,着力推进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红枣产业化进程,打造200万亩全国优质红枣基地,加快建设山地苹果基地。支持绿色、无公害特色产品产地认证,培育绿色名、优、特产品品牌,建设红枣、小杂粮等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打造特色产品基地。

(四)白于山区:涉及榆林市的定边、靖边和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6县。

基本情况:本区域北部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地势平坦,沙化严重;南部是丘陵沟壑区,沟深梁窄峁长,地貌支离破碎,地理条件较差。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8℃。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降水量约370毫米,年无霜期120天,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十年九旱”,土壤少水缺肥,生态环境脆弱。地处农牧业交汇发展地带,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544.8万亩,人均4.9亩,生物资源品种较多,马铃薯发展优势明显,牧草面积795万亩,是全省重要的草畜业基地。

发展方向:围绕绿色果蔬、马铃薯、小杂粮、白绒山羊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旱作农业,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培育壮大地膜玉米、红花荞麦、小杂粮等优势产业,适度发展山地苹果,积极建设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肉羊养殖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仓储业,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进程。

(五)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涉及延安市的延川、延长、宜川、黄龙、宝塔和渭南市的合阳、大荔、潼关、澄城、白水、蒲城等11个县区。

基本情况:本区域呈现南北狭长,东西窄短的条形带状,境内地貌复杂,分为中低山区、黄土梁塬、黄土台塬和黄土沟壑四种类型,地形破碎,沟壑纵横交错,海拔落差较大。北5县是我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县,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8%。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11.4℃,年降水量578毫米,无霜期210天。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耕地面积达645万亩,人均耕地2.5亩。北部盛产小杂粮、马铃薯、红枣、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南部是苹果、冬枣和设施高效瓜菜的主要产区。

发展方向: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充分挖掘产业优势,优化结构调整,强化特色农业开发,发展设施蔬菜、苹果、酥梨、冬枣、葡萄、肉牛、奶牛、中蜂等产业,建设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绿色、生态、优质陕北红枣、小杂粮、渭北苹果等“黄土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无公害特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促进黄土生态农业发展。

六、重大工程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1.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在列入《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周至、扶风、蒲城等3个县,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统筹实施小型水源、排灌沟渠、桥涵闸、集蓄水设施、机井配套、土地平整、机耕道等田间工程,建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旱涝保收粮田20万亩。

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汉滨、平利、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宜川、黄龙、延川、延长、宝塔等11个县区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提升耕地肥力,完善灌排、机耕道、防护林网等配套设施。

3.旱作节水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在贫困地区修建集雨水窖(池)、田间道路、田间桥涵、防护林,平整加固梯田,配备补灌设备,推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二)现代果业转型升级建设工程

1.苹果产业突破转型示范项目。在千阳、扶风、永寿、淳化、蒲城等建设矮化栽培示范基地,形成全国最大的苹果矮化栽培示范区;在白水、澄城、长武开展老果园改造;在宝塔、延川、延长、安塞、志丹、子长、吴起、米脂、绥德、子洲、清涧等县积极发展山地苹果,使山地苹果发展到350万亩。

2.猕猴桃产业推进项目。以周至、扶风等县为重点,推进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建设,在城固、洋县、勉县、佛坪、商南、汉滨、汉阴等秦巴浅山区发展猕猴桃50万亩。

3.优势特色水果发展项目。红枣以清涧、延川等为重点,提升避雨能力。柑橘以城固等为重点,提升防灾与贮藏保鲜能力,打造中国北缘重要的柑橘产业基地。

4.果品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在全国开办陕西果品品牌店2000家,建成1000家“明星网店”。

(三)养殖业提质增效建设工程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以秦巴山区为重点,支持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00个,重点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改造水、电、暖、排污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等,以加快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推进养猪生产方式转变。

2.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麟游、黄龙、永寿等肉牛生产基地县,建设标准化育肥场或繁育场20个,发展肉牛家庭牧场50个。在定边、靖边、安塞等肉羊生产基地县,建设种羊场或标准化肉羊育肥场30个,发展肉羊家庭牧场100个。

3.奶业基地建设项目。在千阳、陇县、合阳等奶牛基地县,新建、扩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在千阳、陇县等奶山羊基地县,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0个,发展奶山羊家庭牧场50个。

4.林下养鸡基地建设项目。以陕南山区县为重点,推广生态养鸡模式,扶持建设略阳乌鸡种鸡场,建设规模养鸡场100个,建设家庭鸡场300个,发展林下养鸡1000万只,其中略阳乌鸡500万只。

5.优质饲草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在吕梁山区、白于山区建设优质苜蓿生产基地50万亩,支持3个优质饲草加工企业,加快饲草产业化步伐。

6.蜂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建设太白、黄龙等10个养蜂基地县,扶持建设养蜂场200个,建设适度规模养蜂户500个,全力打造30万群蜜蜂基地。

7.健康生态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围绕黄渭、汉江、秦岭沿线,建设优势水产养殖产业带、秦巴山区冷水鱼健康养殖区,实施老旧鱼塘标准化改造,开发宜渔荒滩资源,加快发展稻田养渔、休闲渔业,促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到2020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0万亩,水产品年产量17万吨。

(四)菜茶蚕药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1.高山露地蔬菜发展项目。在太白等秦岭高海拔贫困县建设10个高山优质蔬菜基地,每个基地规模不低于4000亩。

2.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秦巴山区建设20个食用菌示范基地(厂)和10个菌种繁育中心。

3.茶产业发展项目。在秦巴山区建设无性系种苗母穗园基地20个、繁育圃80个,认定省级标准化茶园250个,每园核心区500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以上。

4、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加大10种濒危中药材保护和30种大宗中药材规模化发展力度,全面提升“秦药”品牌的影响力。到2020年,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1个,建成濒危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3个,打造全国“林麝”养殖示范基地3个,建立健全20-30种大宗药材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建设中药材仓储和加工基地10个,实现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5.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在安康、汉中、商洛、宝鸡、榆林等地建设优质蚕茧生产基地10个,培育蚕桑龙头企业5个。到2020年,全省桑园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其中采桑养蚕桑园面积80万亩,年发蚕种50万张,年生产优质蚕茧2万吨。

6.干杂果经济林产业推进项目。建设优质苗木良种繁育基地,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全省新建核桃、花椒、红枣、柿子、板粟等五大干杂果经济林300万亩,改造800万亩,总面积达到1790万亩。

7.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项目。建立健全木本油料种植、加工、流通、消费产业体系,重点建设木本油料基地县50个、示范园区100个。到2020年,全省新建油用牡丹、核桃、花椒、长柄扁桃、仁用杏、沙棘、油茶、漆树等木本油料500万亩,改造500万亩。

(五)农业科技创新建设工程

1.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在贫困地区培育职业农民2万名,建设20个标准化职业农民县级培育中心和50个实训基地。

2.特色产业科技研发推进项目。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针对突出问题,推广“专家引领、部门合作、专业融合、联合攻关”模式,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50个、科技转化项目100个。

3.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培训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

(六)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工程

1.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培育项目。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服务管理制度,创建示范家庭农场、种养大户500个。

2.合作社示范提升项目。在贫困地区创建500家示范合作社和100家百强社,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鼓励和引导发展联合社。

3.特色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创建项目。按照粮食、果业、畜牧、菜茶、林下等产业加工布局,鼓励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型骨干龙头企业牵头,在贫困地区打造10个规模适度、技术先进、设施配套、机制完善、效益显著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

4.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创建项目。围绕小麦、水稻、马铃薯、苹果、猕猴桃、肉羊、奶牛、茶叶9类产业,在贫困地区集中建设20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打造一批特色显明、规模聚集、产能稳定的省级核心示范区。

5.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在贫困地区新认定100个省级园区,带动建设各级各类园区1000个以上,对贫困地区50个已认定的省级园区进行提档升级。

6.“一村一品”强村富民项目。依托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因地因户施策,每年在贫困地区扶持发展100个茶叶、生猪、魔芋、蚕桑、肉羊、奶畜、食用菌、苹果、猕猴桃、蔬菜、渔业、乡村旅游等区域特色产业专业村,使1000个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7.特色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建设项目。在贫困地区建设果蔬组装式冷藏库、马铃薯贮藏窖、大枣烘干窑等贮藏加工设施1000座,改善特色产品产地初加工条件,有效减少产后损失,拓展农民致富增收空间。

(七)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1.种植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改良中心及分中心、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生产试验站、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突出生猪、肉牛、肉羊、奶牛、家禽等品种,支持贫困地区特色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原种场、良种繁育场、种公畜站和新品种选育场建设。

3.丘陵山地机械化突破项目。在贫困丘陵山区建设75个机械化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建设机耕道5公里。

4.“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发展项目。在贫困地区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00个,绿色食品80个,有机农产品30个,登记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30个。

5.植保工程建设项目。加强贫困地区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能力建设,重点考虑农作物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县(场),兼顾重大病虫发生源头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和优势经济作物产区投资建设,通过项目建设加强县级植物疫情防控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6.测土配方施肥补助项目。在贫困地区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1亿亩(次),亩均节本增效30元。到 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八)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

1.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以吕梁山区、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重点,在草原牧区开展禁牧围栏建设、休牧围栏建设以及天然草原补播改良。

2.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实施免耕播种、秸秆根茬覆盖及深松整地等技术,同时适当建设机具停放场、库棚等附属设施,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改善。

3.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在18个国家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县,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单位,以贫困户为受益对象,大力实施光伏扶贫行动。到2020年,在1932个贫困村建设总装机为100万千瓦,使19.5万个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包括残疾人)贫困户每年稳定获得3000元以上收入。

4.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围绕贫困地区规模化畜牧场,支持建设养殖小区沼气100座、大中型沼气50个,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定边、靖边、横山等县,加快农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积极开展人工种草,不断提升风沙治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实施汉丹江、渭河、延河、无定河、黄河沿岸“五大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大力推广“畜—沼—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确保每年投向贫困地区的项目和资金增长幅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各类涉农资金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大省本级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的资金配套,落实贫困地区公益性建设项目县级配套资金和特困地区市级配套资金免除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扶贫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受益作为考量标准,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安排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功能,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特色产业,参与扶贫,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

(二)创新金融和保险扶持机制。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政银企三方合作,搭建农户融资平台,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筹措资金,多方面拓宽发展融资渠道。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财政扶贫贴息资金投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同时,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和制定扶贫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加大对优势区域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创新险种和服务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

(三)完善产业扶贫政策支持机制。调整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在投资管理上予以优先考虑,在用地、信贷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和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生产,实施连片开发,建立产业园区,引入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信息、以及与市场对接优势,做大做强区域性主导产业。鼓励农户自愿入园与企业合作,或入园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和培育贫困村农民经济、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统一对外开拓市场,寻求技术、信息技持,提高贫困村的组织化程度。探索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量化到成员账户,让贫困户获取合作社盈余返还。

(四)加大产业扶贫帮扶力度。发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技术优势,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科技扶贫、技术承包等形式与贫困户建立帮扶互赢机制;积极推广订单帮扶模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订单生产,带动帮扶对象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关注、支持扶贫产业开发,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五)加强对产业扶贫的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围绕本规划,牵头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与扶贫、发改、财政、人民银行、林业、旅游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特色产业扶贫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典型模式,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特色产业扶贫进展调度机制,加强特色产业扶贫和脱贫信息监测报送,实现对精准扶贫的精准化管理。


内容时间:2016-12-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