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2018年全省旅游扶贫工作以深入推进《陕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贫行动计划》为核心,通过实施“567”工程,确保9万贫困人口受益,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旅游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
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生产经营成本较低、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等特点和优势,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因旅游而获益的农村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9.98%;2017年,旅游直接惠及贫困人口达到7.65万人。由于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许多贫困地区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纯朴的民风民俗,为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旅游扶贫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和条件,如何把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变成贫困人口的“金山银山”,是旅游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推动全省旅游扶贫深入开展,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会同发改委、扶贫办、农业厅等11个部门制定印发了《陕西省“十三五”旅游扶贫行动计划》,为各地开展旅游扶贫提供了依据。当前,各地推动旅游扶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市县没有充分认识旅游扶贫的重要作用,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还不够,整合资金加强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的合力还没有形成;有的旅游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懂管理、会经营的专业人才,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需求;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旅游产品规模小、知名度不高,许多好的产品还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有的地方旅游扶贫工作目标不具体、分工不明确,责任难落实。对此,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对接发改、建设、农业等综合部门,争取各部门对旅游扶贫中的景区开发、道路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的支持,整合相关旅游资源和项目资金,加大贫困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突出扶贫工作重点,系统推进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发建设
围绕旅游业发展带动扶贫,实施“567工程”,即:以“五变战略”为指导(景区变扶贫基地、旅游项目变扶贫开发区、乡村旅游点变精准扶贫点、农产品变旅游商品、贫困人口变经营老板),推动“六个一批”(旅游示范县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旅游景区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带动脱贫一批、汉唐帝陵旅游带发展带动脱贫一批、旅游土特产生产销售带动脱贫一批),实施七大行动计划,力争全年168个扶贫重点村、9万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一)推进扶贫村规划编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旅游扶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编制建档立卡扶贫重点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产业重点及落地项目,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业态,通过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探索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与城镇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等“多规合一”编制模式及内容,为旅游扶贫指明方向,提供依据。积极引导旅游饭店、旅行社、汽车公司、景区等企业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与建档立卡村开展结对帮扶。(规划发展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二)推进扶贫村公共设施建设。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将道路、停车场、厨厕改造、垃圾污水处理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年度项目计划。与交通运输部门通力协作,做好重点旅游扶贫县的高A级旅游景区(点)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交通标识建设工作。与住建、农业、卫计等部门联合推进重点旅游扶贫村的污水处理设施、下水管网、垃圾处理站建设,推动500座旅游厕所新建、改造;协调工信部门、移动运营商,提升乡村通信工程设施工作。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以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改善旅游接待条件。(规划发展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三)培育贫困地区旅游品牌。积极鼓励、引导重点旅游扶贫县、村培育旅游精品产品及项目,优先安排及项目资金支持不少于40个;支持贫困地区申报国家3A级及以上景区、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及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品牌,在各项评定中充分考虑扶贫加分因素。要积极与体育部门联合,推进照金、营盘、功夫小镇、南泥湾等体育小镇建设工作;与交通、商务部门合作,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全年新建不少于30个;与文化部门合作,开展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工作,打造不少于20个乡村特色文化演艺、节庆及农事体验活动;与农业、商务、城建等部门合作,结合美丽乡村、古镇建设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产业,推动乡村旅游形成品牌,通过增强游客体验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乡村旅游综合收入,使更多的贫困人口受益。(规划发展处、综合法规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四)强化市场推广营销。加大对重点扶贫县、村旅游产品与项目的公益性宣传;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和功能,在陕西旅游网开辟旅游扶贫专栏,推动贫困乡村成为旅游热点。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落运用网络平台建立预定与支付系统,引导培育一批村民成为电商经营主体,提高农产品网上交易额;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村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骏途网、村游网等知名旅游电商广泛开展合作,开展网上旅游产品、农产品售卖。(国际旅游促进处、国内旅游事务处、数据中心、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五)加快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全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元,支持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消费,直接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带动周边贫困人口通过提供住宿、餐饮、商品及劳务增加收入。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开发乡村特色土特产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热购商品”,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附加值,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规划发展处、综合法规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六)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工程。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注重产业带动脱贫增收实效,实施“十县百村”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即:重点打造10个旅游扶贫示范县、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提高市县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形成工作合力,为全省旅游扶贫创建经验,形成示范。(综合法规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七)实施“送教上门”培训。围绕解决贫困地区旅游人才缺乏的问题,持续组织实施”送教上门”培训工作,组建“陕西省旅游扶贫专家智库”,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扶贫工作要点,重点做好旅游扶贫县副科级及以上干部、旅游投资项目负责人、旅游扶贫村村干部、乡村旅游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户、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乡村旅游导游等八类人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全年安排培训经费150万元,组织200场次、培训超过2万人,为旅游扶贫增强持续发展后劲。陕南三市要将培训向11个深度贫困县倾斜,为每个县安排一场专题培训。(人事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三、多措并举协调推进,确保旅游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旅游扶贫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动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融合发展,形成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合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三变改革”。积极引进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科学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通过土地、宅基地入股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积极安排贫困人口到企业就业,实现增收脱贫。(综合法规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二是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将旅游扶贫荐目纳入各级招商引资手册,加大推介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引起一批企业、带活一方经济、脱贫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旅游扶贫项目、产品做为旅游目的地宣传的重要内容,组织旅游扶贫项目相关企业参加各类推介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对于旅游扶贫重点村的项目,各级在组织参加宣传推介时,应综合考虑重点村集体经济情况,采取减免参展费用等方式予以支持。(规划发展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三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落实“凡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有扶贫内容”要求,引导财政资金支持项目通过安置就业、收购农产品、组织培训、扶持发展农家乐等形式,与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结对帮扶,确保贫困人口直接受益。(规划发展处、综合法规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四是扎实推进苏陕旅游协作。进一步加强与江苏各级旅游部门联系,推动苏陕合作项目落地生根。落实《关于支持苏陕合作项目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意见》《关于推动落实〈苏陕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的通知》,指定专人负责抓好苏陕合作项目,并积极纳入补助范围;针对江苏企业和游客,出台管用的优惠政策,吸引江苏企业和游客来陕投资兴业,旅游观光。(机关各处室、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五是大力推广旅游扶贫先进模式。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推广宝鸡“生态+旅游+扶贫”、留坝“旅游扶贫量身定制”、宁陕“全域旅游发展引领”等旅游扶贫工作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认真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扶贫模式,深入持续开展“旅游万企万村帮扶”活动,发挥好企业和能人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综合法规处、数据中心、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六是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和宣传旅游扶贫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旅游扶贫的良好氛围。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政务网、资讯网设立专栏,对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及旅游扶贫典型经验进行宣传;联合相关媒体深入各地组织系列报道,各地要积极协调并做好配合工作。组织召开旅游扶贫工作现场会,对旅游扶贫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综合法规处、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七是积极改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克服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好《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倒查追责九条规定》落实,确保不发生问题。(机关各处室、中心、各市旅游发展委负责)
各市旅游发展委、机关各处室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2018年度旅游扶贫工作计划,要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明确,2018年度旅游扶贫工作计划请于1月30日前报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备案,并按季度报送旅游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将做为季度追赶超越及产业扶贫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定期通报。
联系人:孙辉 电话:029-85261976
邮 箱:306502878@qq.com
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月18日
内容时间: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