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年初以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的嘱托,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四不摘”的帮扶要求,继续以产业开发实施精准帮扶致富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帮扶村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推动帮扶工作向前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兴隆村目前概况
省局包保帮扶村——兴隆村位于龙井市东部,距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11.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59公顷,林地340公顷,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该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在册人口173户496人,常住人口110户230人,其中朝鲜族15户27人,占常住人口的12%。2016年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89人,经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动态调整,目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3人,现已全部脱贫。
在省局帮扶产业项目的带动下,2018年全村种植收入800多万元,养殖收入8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4.4万元,比2017年的28万元增加6.4万元,增幅23%;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949元,比 2017年度的11,749元增加1,200元,增幅10%; 其中: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7,191元(最高9,404元、最低6,085),达到脱贫人口最低收入标准3,600元的200%,比2017年同口径的5,827元(最高6,635元、最低4,212)增加1,364元,增幅23%。目前,全村已经实现养老保险、新农合全覆盖,村屯道路硬化率95%,绿化覆盖率65%,合格自来水普及率100%,通电率100%,移动电话普及率90%以上,互联网全覆盖,有线电视全覆盖。
二、扶贫产业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显著
今年4月末前,省局投资建设的产业帮扶项目--龙井市兴隆储备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隆储备库),按计划完成2018/2019年度新粮收购任务,新入库干粮9,750吨,库存储备粮47,250吨,达到满负荷储备能力5万吨的9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果显著。一是分红给帮扶村2018年度红利 27万元,使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持续增加,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撑。二是增加帮扶村村民就业。今年前5个月,吸收定点包保的兴隆村就业人员8人,取得工资性收入128,365元,人均16,045元。三是有效解决了周边乡镇“卖粮难”问题。兴隆储备库通过收储新粮,缓解了当地和开山屯、东胜涌、智新3个乡镇 “卖粮难”问题,有效降低卖粮运输等成本,保护了农民切身利益。同时,也为地方发展养殖业和饲料加工业提供便利,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三、积极稳妥地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
年初,省党组研究制定了《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19年扶贫工作计划》,着力加强驻村工作队建设,注重激发帮扶村内生动力,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助力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今年前5个月,省局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组织召开“两委班子”会议7次、党员大会4次、村民代表大会2次、党员主题日活动5次,讲授党课1次;协助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按村级管理规范化程序决策村内重大事务。
二是紧抓学习不放松,促进党员作风转变。省局驻村工作队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引导在村党员干部自觉学习政策知识。通过“新时代e支部”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活动,全村15名纳入积分管理的在村党员,累计登录2.3万次,学习时长3.7万个小时,成绩位列全乡9个党支部之首。在党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全乡163名党员中,兴隆村有8名党员学习成绩位列全乡前10名。通过持续紧抓学习,形成了全村党员干部比着学习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治村理政的能力,找到工作依托的平台、抓手和发力点。
三是用真心扶贫,用真情扶困。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省局驻村工作队经常性走访村民和贫困家庭,宣传党的帮扶政策,了解村民诉求,征求村民意见。在传统的节假日、“扶贫日”及重要的工作节点,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打扫庭院卫生,送去大米、豆油、月饼等生活用品等。在2019春节前,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明、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宋春辉带领驻村工作队,到村专门慰问了70岁以上老党员、抗美援朝老战士、脱贫户,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省局的关爱与温暖。
四是不畏急难险重,关键时刻始终冲在最前面。今年初春,延边地区降雪量少,加上农民焚烧秸秆、农电失火等原因,兴隆村先后发生火情7次。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局驻村工作队每次面对火灾的危机时刻,都靠前组织并全力参与救火的行动,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地方党委政府和村民对驻村工作队在灭火过程中的英勇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
五是协调组织好第三期“三同”帮扶实践调研活动。为贯彻落实好省局党组成员、李国强局长的工作指示部署,5月7日至10日,在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明同志的率领下,机关20名年轻干部到帮扶村,开展为期4天的第三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扶实践活动。驻村工作队精心筹划、协调和组织安排,机关干部“三同”期间与村民一起植树200多棵,美化绿化了乡村环境;与村民一起干农活、促膝交流,融入农户到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与广大村民开展了“粮缘兴隆”联谊活动,增加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让机关干部真正贴近农村、了解农村,提升了年轻干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机关年轻干部在活动中高素质的优异表现,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六是宣传好省局产业项目扶贫的典型经验。今年3月份,省局驻村工作队向《中国粮食经济》(第三期杂志)投稿,刊登了《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扶贫工作纪实》文章,详细的介绍了省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发挥自身粮食行业优势,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用产业发展夯实脱贫根基的典型经验。
七是省局投资建设项目稳步推进。为改善村民文化娱乐场所不足和解决村民洗浴等问题,省局投资77万元用于兴隆村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计划在2019年进行建设施工。目前,工程设计、预算和招标工作已经由地方乡政府运作完成,工程土建预算造价74.6万元, 6月3日工程正式动工开槽,预计8月中旬完工交付使用。
八是精心准备,做好迎检各项工作。今年上半年是驻村工作以来各项检查最繁多的半年,省局驻村工作队以此为契机,精心筹划、精心查摆、精心走访、精心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省、州、市、乡各级各部门和领导的检查、督导和考核工作。
今年2月26日,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姜治莹到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听取了驻村第一书记详细汇报,对省局产业项目扶贫举措、改善兴隆村基础设施投入、开展“三同”帮扶实践调研活动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驻村工作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5月,在省委组织部开展的2018年度包保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经省委常委会审定,我局获得考评100分的满分成绩,被评为优秀等级。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不脱钩”的帮扶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工作成果,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完成好年度帮扶任务。一是继续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健全产业帮扶项目运营管理机制,提高帮扶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防止出现返贫问题发生。二是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村级产业发展新模式、新途径。三是持续改善和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全体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提高村民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四是助力扫黑除恶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村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丰富村民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增强帮扶村的凝聚力向心力。
省粮食和储备局
2019年6月10日
内容时间: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