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热点聚焦
报告推荐|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必要性、典型案例与政策建议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3  编辑:wangximing

导语: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随着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对标第一个百年目标,而乡村振兴是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只有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从简单的产业扶贫转换到产业兴旺思路上来,助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才能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

鉴于此,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精选库内文章,从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典型案例与衔接路径、面临挑战与政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助力大家更好把握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与初步经验。

                     

一、从产业脱贫到产业振兴:由“生产发展”转为“产业兴旺”

1.脱贫攻坚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如期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补齐了乡村振兴最大的短板。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脱贫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巨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

第三,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建立健全了责任、政策、投入、治理、监督考核五大体系,形成脱贫攻坚和持续减贫的制度保障。

选自林万龙《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阅读更多>>


2.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

促进产业兴旺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迫切需要以产业兴旺作为切入,把农业从单一的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形成完整的“从田间到饭桌”的产业链,推动形成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促进产业兴旺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客观要求。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产业兴旺摆在核心地位,才能不断增强乡村经济实力,为乡村“五位一体”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奠定基础。

选自隋忠诚《抓住产业兴旺这个关键 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阅读更多>>


3.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产业发展的要求由“生产发展”转为“产业兴旺”,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由短期的确保如期实现脱贫转向长期的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意味着接下来农村产业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分阶段、稳扎稳打地实施。

产业扶贫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从根本上激活贫困群众与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产业兴旺”则是通过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同的政策目标、内容、对象等方面决定了不同时期农村产业发展方式的差异。从产业扶贫的带贫效果来看,部分贫困县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创造的产业扶贫模式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实现产业兴旺的长期目标来看,若要想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应从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对于产业的未来道路进行有效规划

选自何得桂、公晓昱《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的主要困境及破解之道》,阅读更多>>


二、典型地区案例与初步经验

1.甘肃省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初步探索

第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当地及周边区域经济连片发展的内生动力。甘肃在长期实践中已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定西为主要地区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及马铃薯淀粉加工业;以武威地区为首的面粉产业;以武威、张掖、嘉峪关地区为主的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带;以金昌、白银地区为主的啤酒原料产业;以陇南地区为主的油橄榄产业加工基地;以定西、陇南地区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业;以临夏、甘南地区为主的畜禽屠宰加工业等。

第三,发展戈壁农业。景泰县针对当地干旱山区、盐碱危害区、边缘风沙区“三大片区”各自的环境特点,以“因地制宜、一区一策、宜种则种、宜渔则渔”为发展理念,在干旱山区种植耐旱作物;在盐碱区利用盐碱回归水,大力发展渔业,以渔治碱;在风沙区广泛种植生态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防风固沙的同时,发展“沙漠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均有所提高。

第四,发挥现代种业优势。甘肃省明确了现代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制定了230多个种子生产、贮藏、销售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种子监督管理体系,着力推动制种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五化”建设。

选自李晶《甘肃省农村产业振兴的路径与模式研究》,阅读更多>>


2.陕西商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鲜经验

第一,精准选择选准产业项目是前提。商洛市在特色产业选择上,一是突出特色选产业。紧扣资源优势,做足特色文章,重点打造“菌果药畜”四大种植养殖业,为高质量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二是突出市场强产业。以强化供应链为目标,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引导,做强特色产业,不断提高“菌果药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突出融合扩产业。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产品加工,着力发展精深新产品,聚焦提质增效壮规模,打造特色优势品牌。

第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是关键。一是立足本地培育。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龙头企业型经济组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注重稳定增收成效。定期监测848个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情况,组织清理“空壳社”682个,督促主体履约履责,确保增加农户收益。

第三,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核心。商洛市既注重搞好龙头企业和农户、市场、合作社在机制上的对接,处理好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分配的关系;又充分尊重龙头企业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合作双赢的局面。

第四,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是保障。商洛市确立了建立扶贫超市推销、依托电商平台广销、支持生产主体直销、设立展销中心展销、组织帮扶单位助销、利用宁商协作帮销、举办节庆活动促销、动员社会力量带销、强化宣传推广拓销的消费扶贫工作思路,有力地促进了扶贫产品销售。

选自张娟娟、李永红《商洛市:打造陕南乡村产业振兴新样本》,阅读更多>>


三、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建议

产业扶贫中还存在产业选择短期化、扶贫产业同质化、产业链条短、参与能力缺失化等问题,使得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增收能力有限,甚至存在与乡村振兴要求相背离的现象,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振兴目标的实现,阻碍了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产业的长效增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扶贫产业趋于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第三,农民自身能力待提升以形成产业的内生支持力

第四,过度依赖行政化导致市场驱动能力较弱

针对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在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障碍,未来应该在培育产业持续增收的融合发展模式、强化特色产业、培育主体意识和能力以及构建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建议

第一,培育持续增收的融合发展模式。

第二,强化独具特色的产业品牌塑造。

第三,搭建优势互补的协同参与机制。

第四,构建共建共赢的市场驱动机制。

选自虞洪、田媛媛、徐静思《2020年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现状、障碍和措施》,阅读更多>>

内容时间:2022-11-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