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热点聚焦
报告推荐|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1  编辑:wangximing

导语: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涉及22个省1400个县的约960万贫困人口从原居住的深山、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的地方搬离出来。其中70%以上多实行的是集中安置,建设集中安置区3.9万个。为防止易地搬迁群众规模性返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

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精准扶贫阶段易地扶贫搬迁成就与经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政策、乡村振兴背景下后续扶持案例四个方面精选最新报告,助力用户把握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可行性。


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

1.何为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且供给成本过高的贫困区域的综合扶贫举措,其政策目标通过搬迁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这些区域内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长期发展机会。易地扶贫搬迁以扶贫为目的,实施移民搬迁与安置,并为搬迁对象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就业帮扶等一揽子配套扶持政策,这在世界扶贫史和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的移民扶贫新经验。

2.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有组织的移民扶贫路径已有较丰富的地方性探索,进入21世纪以来,易地扶贫搬迁从国家层面的试点探索逐步铺开至进入全面攻坚。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提升,移民扶贫的资金来源更加体现出中央财政的引导性作用。与此同时,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下,移民安置方式逐步呈现农业安置与非农安置并举、移民安置与城镇建设融合、移民扶持与“三产”融合发展结合等特征。

未标题-1.jpg

摘自王瑜《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选自《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2021年4月出版。


二、精准扶贫阶段易地扶贫搬迁成就与经验

1.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成果与经验

基于过去30多年移民扶贫经验和15年易地扶贫搬迁经验的工作基础,“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并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和成效。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安置住房和配套设施的施工带来了冲击,但是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疫情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除。截至2020年8月中旬,“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和配套设施工程已全部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全部入住,“搬得出”的问题已得到全面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可总结为以下5点。

第一,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第二,遵循城乡发展规律,合理选择安置模式。

第三,中央预算内投资撬动,多渠道筹资保障。

第四,强化工程管理监督,确保移居工程质量。

第五,严格控制搬迁成本,减轻贫困群众负担。

第六,统筹安置帮扶措施,支持移民生计适应。


摘自王瑜《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选自《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2021年4月出版。

 

2.易地扶贫搬迁风险及防范

未标题-2.jpg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之一,应当构建多元互动的整合型政策实践网络,创新移民安置方式与调整移民生计方式,更需要在方案设计与实施中兼具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务,系统、深入挖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经验、理论障碍与现实困境,由点及面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理论和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基于社会共治理念,提出风险方案的六个建议。

第一,把脉当代中国贫困问题及其解决的综合要求。

第二,将土地等资源资产价值与公共管理职能相对分离。

第三,“三变”是精准扶贫及农村改革的总抓手。

第四,资产收益扶贫是可持续精准扶贫的制度依赖。

第五,以长效的收益公平分享机制建设为关键指引。

第六,党组织建设是精准扶贫有效实现的根本保障。


选自杨青贵《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与风险防治》,摘自《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2019年9月出版。



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政策设计

1.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重点

伴随建档立卡贫困搬迁群众基本实现全部入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已达到了阶段性的政策目标。与此同时,搬迁对象的生计适应是一个长期过程,最终脱贫效果的稳定性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育还需政策持续发力。根据搬迁户的发展需求,后期工作重点是针对不同安置方式,立足不同类型安置区的资源禀赋,推动工作重心从搬迁安置过程转向促进搬迁群众生计模式适应和改善、保障脱贫稳定性、提升长期发展能力。

第一,将易地扶贫搬迁户纳入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帮扶的重点对象,在生计适应周期内持续进行搬迁后的跟踪监测。

第二,稳定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较重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时,对搬迁任务较重地区的配套教育、医疗设施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第三,将搬迁群众长短期发展能力与同期的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提升搬迁群众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作用。


摘自王瑜《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选自《中国减贫成就、经验和国际合作》,2021年4月出版。


2.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2个部门和单位出台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从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强社区管理、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加强统筹指导和监督检查六个方面明确了25条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实化了国家层面的后续扶持政策。2021年4月15日,国家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等20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为过渡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提供了行动指南。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政策措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促进更充分更稳定就业;

第二,推动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社区治理;

第四,推进大型安置点城镇化建设;

第五,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

第六,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摘自江立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选自《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2022年6月出版。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后续扶持案例

1.陕西安康汉阴县涧池镇:创新推行“138”后续扶持和管理模式

汉阴县涧池镇紫云南郡社区位于平涧一级公路沿线紫云村境内,是汉阴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占地面积62.53亩,规划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修建搬迁房安置房696套,安置全县10个镇易地搬迁群众692户2688人,其中本镇搬迁安置312户1216人,其他9个镇搬迁安置380户1472人。为解决搬迁群众融入难、管理难、发展难的“三难”问题,紫云南郡社区在汉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扣陕西省、安康市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系列精神,创新推行“138”后续扶持和管理模式,积极践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和“三联”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乐业安居促融入、网格服务促管理、结对联建促发展的实践之路。


摘自文飞、刘康《汉阴县涧池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案例研究》,选自《陕西乡村振兴研究报告(2022)》,2022年2月出版。


2.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因地制宜做强做大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产业

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点设厂,实现多样化就业。郧阳区属于劳务输出大县,面对易地搬迁安置点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只留下了妇女、老人和孩子的现实情况,针对易迁群众就业需求,抢抓袜业企业向中西部转移机遇,郧阳区先后引进上海东北亚新等26家袜业企业配套青龙泉社区,日产袜子120万双,年产值可达20亿元,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袜业生产基地。同时,郧阳区积极探索“现代化生产车间+楼栋内后道工序加工车间”相结合的模式,把工厂搬进社区,将操作简单、对工作场所要求低的工序从车间搬到小区楼下,使适应工厂化管理的年轻人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使劳动能力不足、不适应工厂化管理模式和期望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的老人、残疾人以及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能够实现在小区里灵活就业,全面适应易地搬迁居民多样化的就业需求,更好达到“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摘自江立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选自《中国乡村振兴报告(2021)》,2022年6月出版。


内容时间:2022-07-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