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困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1997 年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国际消除贫困日”发表的文告指出:“在 发展中国家,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元的贫困线以下;在发 达国家,也有1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农村,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也面临着农村 贫困问题,肩负着反贫困的历史使命。 悠悠万事,温饱第一。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 反饥饿、反贫困的历史。从刀耕火种到新中国诞生前的漫长岁月,广大劳动人 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屋不挡风、房不避雨”的穷困潦倒生活。为饥 饿所逼、为温饱而争,曾经发生过许多大规模的反饥饿、反贫困运动,但都没 有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反贫困的新篇章。五十年代取得显著成 绩,六七十年代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贫困受到影响,使得直至1978年 尚有2.5亿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农民收 入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2000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只剩下2000 多万人,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反贫困和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 新时期农村反贫困工作依然十分艰巨。首先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绝对贫困 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地方病 高发区和水库库区。它们大都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这部 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异常艰难,反贫困进入攻坚阶段。其次我国政府制定的贫困 线标准比国际每人每天1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低许多,如按国 际标准化衡量,1998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约 1.06亿,贫困发生率约 11.5%。 再次随着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村贫困地区与非 贫困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变得突出,地区性的贫富悬殊呈现出来。此外,由于 生态破坏、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返贫和新产生的贫困,每年也有几十万乃至 上百万。这种情况证明,虽然农村贫困面有很大减少,因而反贫困工作量减少 许多,但是未脱贫者大都是积贫难返的农户,反贫困“攻坚战”难度加大了。 如何有效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人们已经找到了一条从给钱给物“输血”济贫到增强获取资源的能力与机会不断增加的“造血”式扶贫的道路。笔者以为;“造血”必须增进体能,提高健康素质,要从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上反贫困。故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包括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探讨反贫困,阐发反贫困的人口学视野——反贫困与人口可持续发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1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
审图号:GS(2020)4409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