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概况
叶城县扶贫概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7  编辑:wangximing

摘要: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辖20个乡镇、5个农林牧场、1个管理区,总人口50余万人,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俄罗斯、乌孜别克等13个民族分布,其中维吾尔族占93%、汉族占6%、其它少数民族占1%。完成2019年92个贫困村退出、8428户35376个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底的10.88%下降至3.02%。2020年11月14日正式退出贫困县。

(一)扶贫情况

紧扣“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十大工程”“三项保障措施”和“4321”脱贫帮扶机制,紧盯“123”“157”“311”工程,全县整体摘帽,185个贫困村退出、3.6万户15.8万人脱贫,行政村“五通七有”全部达标,实现“三率”清零,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彻底消除,为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总结了经验、提供了遵循。深度应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健全完善了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协作扶贫成效明显,特别是三年攻坚期内累计投入59.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515个,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精准摸排农村劳动力底数,梳理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人岗对接,实现贫困家庭和边缘户中有劳动能力的3.6万户7.3万人稳定就业,群众持续增收能力不断增强,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更加足了、动力更加强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强化沟通、密切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就业扶贫的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核实,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精准兜底、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累计投入资金17.23亿元,高标准建成1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750户2.96万人搬迁任务,荣获全国“2019年民生示范工程奖”,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做好九项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八个不变”,推进“八个衔接”,实现“八个确定”,坚决巩固好、拓展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现有脱贫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5年过渡期内,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二是坚持“未贫即防、临贫即扶”,保持监测预警专班稳定,明确监测对象、监测标准、监测内容。依托国家防返贫监测平台和自治区大数据平台,常态化开展易返贫致贫群体、脱贫攻坚风险因素、就业失业信息监督预警,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紧扣产业和自然资源禀赋,发挥美嘉乳业、爱昆实业、华凌牛业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用,发展以林果业为主,以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及种业工程为辅的全产业链优势富民产业。四是确保持续稳岗就业增收,依托“县乡村”三级就业培训体系,紧紧围绕县级“一区五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乡镇小微产业就业园、村级乡村车间,延伸产业链、拓宽就业链,打造产学研中心,高标准抓好有就业需求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持续稳岗就业。五是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扶持就业创业和发展产业,主动承接农副产品加工、组织服装、电子元件组装等密集型产业,持续做好后续帮扶,巩固提升搬迁劳动力人人就业成果,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六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落实综合社会保障政策,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确保病有所医、残有所助,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七是深化援疆帮扶、定点帮扶、区内协作帮扶、社会帮扶,加强与上海宝山区、石河子市的对接,鼓励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助力销售、消费叶城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八是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开展志智结合,深化感恩教育,选树“扶贫典型事”“脱贫示范户”“最美扶贫人”等典型事迹,激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九是全面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扎实做好后评估工作,确保5年过渡期内,每年都能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确保2025年顺利通过总评估。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九件事: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功能完善、设施配套、方便群众、美丽宜居”的原则,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底,完成6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7个中心村创建,2年内完成恰尔巴格镇整乡推进,每年完成5—8个中心村,60—65个示范村创建,到2025年,实现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全覆盖。2021年底中心村、示范村80%以上农户人均纯收入稳定达到万元以上,剩余20%的孤寡老人和丧失劳动力、特殊困难家庭等重点人群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到2025年,示范村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坚持建设一批、提升一批、打造一批,每年从已达标的中心村、示范村选择10%左右的行政村,打造“美丽乡村”。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旅游示范村创建,持续推进乡村水、电、路、讯、网、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求好不求快,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合理确定改建模式,达到“两有两化四防”标准,确保建(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真正让“小厕所”改出“大民生”。到2021年底,确保每个乡镇有集中连片推进的示范村、每个村至少有10户示范户,每年按照10%进度推进,到2025年,完成改厕任务的50%以上,2030年基本完成农村改厕任务,2035年前巩固提升,真正做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三是持续做好内招生和留疆战士的培养使用工作,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杠杆、纽带”作用,着力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人才,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到2025年每村至少有20名以上致富能人。四是强化乡村综合治理效能,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推进机构设置科学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和居民自治规范化,提升安置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五是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构建“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公司化运营”模式,做好粪污还田无害化处理。广泛开展农村“四旁”绿化,提升绿化覆盖率。深入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强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保护,遏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六是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运用好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成果,放活土地经营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内在动力。七是提升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着力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促进“文化下乡”向“文化驻乡”升级,全面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新风进万家。八是优化推进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人口承载能力和经济聚集能力,实现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九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载体,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健全农村法律服务网络,加大乡村民生领域执法力度,提升民主执法水平。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确保乡村持续和谐稳定。

(来源:叶城县政府网)

内容时间:2019-05-2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