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郑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是汉中“双百”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823.78平方公里,辖22个建制镇,截至2011年,南郑县户籍总人口为555568人,非农业人口99192人。2019年,3全年60个村1.61万人达到退出标准。2020年2月2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概况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和对标补短行动,全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76亿元,争取苏陕扶贫协作资金5138万元,全区剩余3242户4441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有效建立。到2025年,全区新建农村公路40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9座。
优先发展农业,谱写乡村振兴新的篇章。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持续完善防范返贫监测机制,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促进低收入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二)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围绕茶叶、生猪、水果、食用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统筹布局田间道路、灌溉设施、配套设施等项目。稳步扩大茶园面积,持续在精深加工、市场拓展、重塑品牌等方面下功夫,推动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连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打造濂水、协税、新集等示范基地,启动汉中市水产交易中心建设。推动食用菌、水果产业提质增效,防止同质化、低端化竞争,抓好汉山、阳春、高台特色水果基地建设。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新建2处规模化养殖基地,年内东方希望生猪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新发展茶园1万亩、食用菌1000万袋、稻渔综合种养5000亩、水果3000亩、生猪饲养量60万头以上。
(三)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抓好6个试点镇、6个试点村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保护。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实施周柳路、石梁路等县乡公路改建工程,力争新建、改建乡村公路100公里以上,新改建秦家河桥、卢家沟桥、联合桥3座桥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年内建成黄官、牟家坝集镇污水处理厂。
(四)加快建设富裕和谐乡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探索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研发新品、拉长链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大学生回乡、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广泛开展文明镇村、文明庭院创建活动,深化“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乡村振兴试点村。
(来源:南郑县人民政府)
内容时间: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