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旗政府办信息股
近年来,我旗抓住国家、自治区和通辽市加大扶贫投入的契机,把扶贫开发作为头号民生工程,通过整合项目、集中投入、立体扶贫的模式,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集中扶持1.76万户、7.19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贫困农牧民人均收入增幅达30%以上。下一步我旗抓住国家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自治区领导包联机遇,每年扶持5000户、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确保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贫困群众纯收入达到全旗农牧民纯收入平均水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一是全力抓好精准扶贫。选定100个贫困嘎查村实施“三到村、三到户”工程,对贫困人口进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牧户精准化扶持。每年投入扶贫资金50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2亿元以上,因地制宜制定脱困规划,选好致富项目,重点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嘎查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贫困嘎查村发展和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
二是全力抓好金融扶贫。认真落实好连续5年的“金融扶持富民工程”,实现资金直接扶持到户,真正解决农牧民担保难、贷款难问题。今年,我旗将投放2013年、2014年两年贷款2亿元,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牛业和养羊业,每年新增黄牛2万头、羊4万只,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牧民户均养牛4头、养羊20只以上。
三是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型畜牧业、劳务经济、庭院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全旗100个贫困嘎查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48万亩,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基本口粮田高效节水措施全覆盖。大力发展以蔬菜、果树、药材为主的庭院经济,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贫困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结合“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每年组织贫困地区劳务输出3万人次以上,劳务收入超过3.5亿元。
四是全力抓好项目扶贫。整合道路交通、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文化广场、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各类社会发展项目,投入20亿元,集中投向100个贫困嘎查村,彻底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修水泥路290公里,实现贫困地区村村通水泥路;实施惠及9.8万名农牧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实现嘎查村全覆盖;消除农村牧区危土房。同时,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最大限度的解决群众因学、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五是全力抓好包联扶贫。继续实行处级领导包联苏木乡镇、科局包联贫困嘎查村、干部包联贫困户制度,落实“一对一、一包一、一管十”包扶措施,实现村有扶贫增收项目、户有扶贫增收措施。从旗直部门抽调副科级干部与大学生村官和科技服务员组成联合推进组,驻村开展扶贫增收工作。选聘非公有制经济优秀代表人士担任名誉村主任,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培育增收产业。同时,通过抓基层、强基础,选好配强贫困嘎查村“两委”班子,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
作者:包国盛
内容时间: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