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扶贫概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1  编辑:董纯静

摘要:科尔沁右翼中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一个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全旗辖12个苏木镇,173个嘎查、464个艾里,总人口255494人,由14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6%,是全区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2018年,脱贫2240户5719人,累计实现脱贫7912户2085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先后接受了自治区第三方脱贫摘帽退出考核验收、省际交叉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京蒙帮扶)成效考核。2019年4月19日,宣布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累计下派315 名第一书记、947 名驻村工作队员、5271 名结对帮扶干部,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8.64 亿元,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实现脱贫产业全覆盖,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15101元,是“十二五”期末的3.2 倍,21780 名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退出贫困旗序列,农村牧区面貌、农牧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2020年全年投入扶贫整合资金2.19 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农牧民培训等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短板。开展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百日攻坚”行动,强化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剩余87 户、223 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中央宣传部、北京市通州区和自治区厅局帮扶深入推进。高质量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及自治区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实现应普尽普、应查尽查,真实反映脱贫攻坚成效。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向常规化、长效化转换,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帮扶。聚焦“边缘户”“监测户”等易返贫致贫人口,通过开展“防贫保”救助、建立防贫保障基金等多种措施,有效防止因病、因灾、生产经营不善和突发事件等因素返贫致贫。对有劳动能力的,鼓励贫困群众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动力,加大产业扶持、服务力度,支持产业升级壮大。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落实好兜底保障措施,及时纳入现有社保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引导安排有劳动能力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加强扶贫资产管理,摸清底数、明晰产权、规范管理,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巩固提升京蒙协作成效,实施好总投资5600 万元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消费扶贫、劳务协作、人才培训等22 个重点项目,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建立消费扶贫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三专一平台”建设,建立通州区农特产品进京销售示范店,有效拓宽农产品进京等销售渠道。

促进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产业后续长期支持和培育,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全年,争取投入扶贫资金2 亿元以上,实施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基础设施、扶持经营主体、种子工程、庭院经济、技能培训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效补齐产业基础短板。围绕肉牛、肉羊、水稻、玉米、小麦、木耳、蔬菜、刺绣等产业,集中建设培育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一村一品”示范嘎查、苏木镇。开展特色种养殖业提质增效行动,紧紧抓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两个关键,用好科技推广和技能培训两个手段,推进种养殖业提档升级。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探索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东,确保嘎查集体有稳定收入,增强扶危济困、减贫带贫能力。发挥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主体作用,建立农牧民可长期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扶贫产业升级和乡村产业兴旺。

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年内培育盟级示范社15 家、规范社50 家。争取建立旗、苏木镇两级农村牧区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编制全旗乡村振兴规划及17 个乡村振兴“样板区”重点嘎查规划。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牧区,向村覆盖、向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强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开工建设总投资3000 万元、全长55.6 公里的通艾里水泥路和砂石路,实现具备条件的艾里和农牧林场全部通硬化路。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投资7400 万元,改造10 千伏及低压线路365 公里,巩固农村牧区电力保障水平。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整改工作,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在肉牛产业村分批建设小型有机肥料加工车间,有效解决牲畜粪污问题。

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水平。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深化农牧民自治实践,推进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来源:科尔沁右翼中旗电子政务综合门户网站)

内容时间:2019-04-2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