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敖汉旗
敖汉旗:秋收时节讲述收获的故事
作者:姚井东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压题图片为摄制组在录制荞面的几种吃法

敖汉旗:秋收时节讲述收获的故事


--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在我旗摄制纪实


9月16日至29日,恰逢秋收、中秋时节。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摄制组杜鹃、张文达一行走进敖汉旗,就该旗小米、荞面、敖汉星斗香油的石磨香油和敖汉阜信源的万年猪四个专题进行录制。
拍摄期间,摄制组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基地、博物馆、城子山遗址等地,通过实地采访、被采访人现场操作、无人机航拍等形式进行拍摄、录制,用讲故事的手法展现敖汉小米、荞面、石磨香油和万年猪中最精彩的部分。据悉,为完成好此次拍摄任务,摄制组特聘请敖汉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现场》栏目制片人孙宏波担任嘉宾主持人,节目预计在12月份左右播出。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摄制组的镜头,一同来感受敖汉大地丰收的喜悦吧!


敖汉小米八千年


丰收时节的敖汉旗,梯田高低错落、农作物五颜六色。敖汉旗的生态建设享有盛誉,素有“绿色敖汉之称”,2002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荣誉称号;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这使得敖汉旗成为全国县级唯一同时拥有联合国授予的两个世界级品牌的地区。
敖汉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经考古专家论证,早在10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些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其中石杵、石斧、石铲、石刀等,是与旱作农业相关的原始生产工具,不仅见证了农耕文化的起源,也证明了敖汉最具旱作农业系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据旗博物馆馆长田彦国介绍,2002年在兴隆沟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谷物标本,其中黍,也就是糜子占90%、谷子占10%,经加拿大多伦多大学C14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000至2700年,被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兴隆洼地区是中国古代旱作农业起源地,也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
小米也称粟米,古代叫禾,是谷子去壳后的产物,因其直径约一毫米,粒儿小,因此得名小米。是我国古代的“五谷”之一。敖汉小米历经8000年风雨变迁,粟和黍等古老物种不但没有在敖汉旗这片土地上灭绝和消失,而且繁衍不息,世代传承。今天8300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到处都有它健美的身姿。
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山坡地较多,北部平原开阔、丘陵起伏,沙地居多,全旗有380万亩耕地,2/3的耕地是旱地,属于雨养农业,也就是说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敖汉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敖汉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宜的气候条件,优良的地质土壤,使敖汉杂粮生产更具地方特色,所以有“敖汉杂粮,悉出天然”一说。粟和黍根植于敖汉旱坡地上,耐干旱、抗倒伏,适应性强。敖汉盛产谷子、荞麦、高粱、杂豆等绿色杂粮,谷子是第一大杂粮物,年均种植面积在4多万亩左右,总产量3亿多斤。每年向全国输出2亿斤优质谷子,是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
敖汉的谷子品种有很多,主要有叉子红、花花太岁、绳子紧、兔子嘴、长脖雁、老来白、金镶玉等50多种。本地产的小米有四种颜色,有澄澄的黄、淡然的白、低调的绿、素雅的黑,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口感,营养成分也各自有别。但都颗粒大、粒形圆、口感好,2013年敖汉小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敖汉小米米色清新、品质纯正,营养丰富,素有“满园米相似、唯我香不同”的美誉。早在清朝时期,就成为宫廷贡米的主要提供地。香喷喷的敖汉小米如今已经享誉世界,一粒米,记录了遗传8000年谷物基因的密码;一粒米,承载了香甜8000人类舌尖的历史;一粒米,铸就了敖汉8000年农耕文明的辉煌;一粒米,开启了谷乡永续发展的新纪元。

摄制组在长胜镇牛力皋村录制谷子


城乡餐桌荞面香


敖汉旗长胜镇牛力皋川素有“荞麦之乡”的美称,该地是荞麦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地方。8月16日,“敖汉旗首届牛力皋荞麦节”正式开幕。仪式上,游客不但观赏到了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还观赏到了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大家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争相拍摄,还现场了解牛力皋荞麦的长势及特点,并购买了荞麦产品。
荞麦是古老的农作物,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荞麦种植简单,一般三到五天就能出苗,特别适应干旱的丘陵和凉爽的气候。荞麦在敖汉有20多万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荞麦是中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甜荞花朵大、开花多、花期长,蜜腺发达、具有香味,泌蜜量大。大面积种植荞麦可促进养蜂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2008年12月国家农业部授予“敖汉荞麦”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种植荞麦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而闻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的客商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该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荞麦,以其“粒饱、皮薄、面多、粉白、筋高、品优”而驰名中外。牛力皋川荞面更是香甜可口,味道纯正,色香味俱佳,是荞麦面中的上品。因其无农药、无化肥污染而被称为“绿色食品”。
敖汉旗四棵树荞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敖汉旗树发粮食加工有限公司,于2014年8月份正式成立,发展优质荞麦基地5000亩,社员75人。在敖汉旗荞麦核心产区——牛力皋村兰图营子组实施喷灌种植荞麦基地1000亩。统一品种、统一施农家肥、统一机播、统一喷灌、统一人工收割。引导种植户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品种质量、增加种植收益。李树发就是合作社的社长,这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李树发告诉我们,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精心打造“牛力皋川”荞麦品牌,让牛力皋荞麦产品香飘全国,走向世界。公司主要经营双井荞面,荞面饸饹、杂粮饸饹、敖汉拨面、荞麦米、荞麦方便面、荞麦皮等。
拨面口感润滑筋道并透着莹莹的淡绿色,再浇上用酸菜、茄子、韭菜等各种家常菜做的卤汁,美味的拨面就出锅了。荞麦是唯一作粮食的蓼科植物,荞面具有降血糖血脂、保护视力、防治冠心病和癌症等特殊保健功效,被人们誉为“益寿保健食品”。由于产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降血脂,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
近两年来,敖汉拨面作为一种食品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受到大众的喜爱,已经从敖汉走向赤峰、沈阳、大连、呼市和北京。有人统计,在赤峰饭店中名称中带有"敖汉拨面"字样的饭店就有十多家,其中有些还是以敖汉拨面为主打的连锁餐饮企业,而主食中有拨面的饭店就更多了,不下几十家,以快餐为主,足可以反映出拨面的受欢迎程度。敖汉的荞面之“香”已经飘出山谷,飘到远方。

摄制组在草原传奇敖汉店录制“荞面拨面”


图腾之首万年猪


敖汉的小米历史悠久,其实在当地还有一种物产的历史可以和小米相提并论,那就是敖汉的万年猪。在这个秋收时节,阜信源肉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一批万年猪也出栏了。
徐锦是阜信源肉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土生土长敖汉人。他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家里非常贫困。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能把老家的猪肉卖到全国各地,让人们尝尝敖汉的猪肉。自强不息的他卖过破烂、做过小买卖。后来在市场卖过猪肉,他家的猪肉干净卫生、肉源可靠,从不缺斤少两,赢得了口碑。后来,开始承包了屠宰场,建冷库,1997创建了这个肉食品公司。经过17年的发展,已由当初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今天集畜禽饲养、屠宰、加工、冷冻储藏、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民营龙头企业。
猪是六畜之首,是农耕民族的图腾,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的中华民族占有重要地位。敖汉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是世界旱作农业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北方动物资源——“猪”的发现地。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小河西文化遗址”距今万余年,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遗存。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动植物标本、鹿骨、狍骨和猪骨,尤以猪骨居多。
旗博物馆馆长田彦国告诉我们,小河西文化时期的“猪”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而且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甚至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小河西文化的先民最早揭开了“猪崇拜”的序幕。
兴隆洼聚落遗址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保存最完整、布局最清楚,且第一个完整揭露出房址、灰坑和围壕等全部居住性遗迹的聚落,是中国乃至世界8000年建筑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在聚落中心房址内发现的“人猪合葬墓”,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葬俗中尚属首例。雌雄整猪和人同居一穴,具有明显祈求猎物繁盛之意,是祭祀祖灵与猎物灵魂合二为一的真实见证。同属于兴隆洼文化范畴的兴隆沟遗址,发现了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猪首龙形态。用野猪头为首,身躯以石块陶片拢塑成“S”型如龙躯,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北方目前发现最早的猪首龙形态。
徐锦说,在敖汉旗有一处城子山遗址,在那里有巨型的石雕猪首,他每年都会去。城子山遗址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哈拉沟村东南4公里的东山上,因山之顶部有石砌围墙如城,故名“城子山”。是距今4000年左右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超大规模的祭祀遗址群。中国北方地区迄今为止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暴露遗迹最为清晰,结构最为复杂的一处,也是目前首次发现的东北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超大规模山城。
时至今日,西辽河流域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常年干旱少雨,向老天祈雨仍然是一些地区百姓每年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其内容之一就是杀猪取猪首放于盘中,由头人端盘率众做礼拜,祈求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为龙抬头之日,中国北方地区,在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猪蹄或猪头肉的习俗。年前腊月每家杀的猪,唯有猪头和猪蹄留在“二月二”这天吃,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之日,这天吃猪头,意为有龙神保佑,蕴育着一年的富足和顺畅。
敖汉地区多年的考古资料证实,“敖汉万年猪”萌芽于“小河西”、发展于“兴隆洼”、辉煌于“红山”、传承于“夏家店”并延续至今,对“猪”的利用、传承和崇拜一直没有间断,以“敖汉万年猪”和黍粟为代表的农耕萌芽,助推了文明的形成、国家的出现、民族的融合。
阜信源肉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新惠工业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储备肉定点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指定的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禽类3000万只、牛羊60万头只,生产猪肉熟食品2万吨,销售白条猪40万头,完成国家储备肉3000吨,冷冻库容量2万吨。目前阜信源肉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敖汉的多个养猪合作社建立起了优质繁育基地和多个标准化的养猪、养牛养羊的示范基地,带动养殖户2000户,规模化养殖生猪达60万头。从畜禽的品种、饲料配比、疫病防治、养殖技术等方面,公司对养殖户进行指导和全程监控,确保肉食品源头安全。

摄制组在阜信源基地录制节目


点滴磨香看星斗


在敖汉,新收获的荞麦是香的,芝麻也是香的。芝麻原称胡麻。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了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芝麻,被称为八股之冠。芝麻是一种油料作物,芝麻是中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的佼佼者,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
孙发敖汉星斗香油有限公司的经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他严格把控原材料,对每一粒芝麻都要求苛刻,只要一等的芝麻。每到秋收的时候,他都会到田间地头,亲自选购芝麻。芝麻的种子含油量高达61%。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名特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在敖汉,小磨香油历史悠久,很多农户都会自己制作香油。
孙发向我们介绍了农家小磨香油的生产过程:磨香油,就是通过石磨磨制出来的香油,据介绍石磨磨制的最大好处就是低温研磨,石磨磨制的整个过程只有65摄氏度左右,在这一温度下,香油中的主要芳香物质及功能性营养成分几乎不受任何损失。而且越磨越香。接下来就到最关键的环节了,这些经过磨制流程研磨出来的物质叫做酱胚。要提炼香油的话必须在酱肧中倒入一定比例的优质饮用水,利用水和油比重不同这一特点,在经过反复物理振动后,水将油从酱肧中置换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水代法。小磨香油取油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溶剂,所以不存在任何化学溶剂的残留。将油取出来以后,剩下的就是大量的水和酱的混合物——香油渣。
孙发是土生土长的敖汉人,对家乡民间小磨香油的制作再熟悉不过了。这么多年来一直和油脂打着交道,高中毕业后就在乡镇的葵花油加工厂当工人,对油脂生产加工的技术非常着迷。1981年,建立了敖汉旗香油厂,1993年,孙发带领几个曾经在原“小磨香油”厂工作的下岗伙计于创办的作坊式的民营企业。也就是“星斗”香油厂的雏形,2003年,国家工商局予以注册了“星斗”商标。
在他的工厂里,依然保留着传统小磨香油的制作工序。一是将选好的芝麻经过除尘、淘洗,把泥土等杂质洗净。孙发仍然选用传统的清洗方法,而不是使用清洗机;二是烘炒芝麻,温度达到240度到250度,把芝麻炒到枣红色,有糊香味;三是炒好的芝麻再经过风选,留下完整的好芝麻;四是晾晒、攘烟、冷却;五是石磨研制。在星斗香油厂,1吨多重的花岗岩石磨有17台;六是石磨后的浆料再用水代法提取,100斤的浆料加上80斤的开水拌,油水比重不同,把浆料的油提取出来,整个过程均采用纯传统工艺,物理提取。经过20天的沉淀,这样做出来的香油色香味俱全。芝麻酱的生产工序和香油基本一致,磨好的芝麻酱要经过两次筛子的过滤。
经过22年传统技艺的坚守和传承,如今“星斗”牌香油酿出了大市场。香油和芝麻酱系列产品也远销上海、北京、呼市、沈阳等大中城市,备受市场青睐。
秋收时节的敖汉旗,依托敖汉杂粮发展起来的种植户、合作社和企业,在敖汉的大地上遍地开花。有机绿色杂粮产品已经远近闻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们辛勤劳作,在这个秋收时节讲述着收获的故事。

摄制组录制传统石磨香油

内容时间:2015-10-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