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敖汉旗
敖汉旗社区党组织开展“四心工程” 推进创先争优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实施聚心工程,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围绕区域化党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调动辖区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把服务群众、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社区党组织活动始终,推动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使党组织能够凝聚人心。一是深入开展“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年”活动。围绕加强基层组织自治功能,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为目标,切实增强党组织的组织、服务、引领功能。二是深入开展“富民党建‘6+6’城乡结对共建活动”。打造富民党建“6+6”共建网,形成多方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结对共建网络,全面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整体建设水平,切实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逐步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三是继续深化“五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绩效型、节约型)机关创建,建设一个政治坚定,密切联系群众,熟悉社区建设的领导班子,以工作创一流为重点,大力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实施爱心工程,提升党员向心力。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和帮助困难党员,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要在党组织内部形成谈心交心、以心换心、真心合心的和谐氛围。使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员之家”,使党员感到爱心。一是完善党员管理,对社区党员实行档案化管理。对党员信息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社区党组织在为登记在册的社区党员提供各类服务的同时,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年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为地区发展献计献策;接受一次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理论知识的学习;举行一次爱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使思想得到升华;开展一次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一次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党员宗旨意识。引领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党员成为社区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建立党员关怀帮扶机制,激发党员争优能动性。关心党员政治上的进步和思想上的提高,建立党员关爱帮扶专项基金,在生产生活上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凝聚党心民心,增强党员的归属感,激发其作用发挥能动性。三是切实做好“送温暖、送技术、送信息”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深入困难群众和贫困党员家中,帮助解决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及时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使困难群众感受到创先争优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实施舒心工程,提升社区服务力。着力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拓展服务内容、规范服务程序、健全服务制度、完善保障措施,使广大党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使居民住的舒心。一是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实现“三有一化”(有人办事、有钱管事、有场所议事和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一个中心和两站”(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二是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党员互动服务,探索“组织服务党员,党员相互帮助”的“人本化”互动式服务模式,组织辖区内党员以结对的方式,与贫困党员尤其是失业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为困难党员提供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帮助;开展志愿服务,举行“志愿者服务月”活动,通过社区“爱心银行”建立个人“爱心帐户”,储存志愿者的爱心;开展“再就业直通车”服务,为辖区特困党员、失业低保人员和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免费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供需招聘洽谈等多项服务;成立“外来党员就业之家”,通过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组织来料加工等方式,为外来务工党员开辟就业途径;开设“一刻钟课堂”。组织辖区内具备法律、心理、商业、管理知识的党员每周一次义务为下岗失业女党员传授法律法规、劳动权益、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知识。三是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支以社区干部和居民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社区志愿者为骨干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社区日常规章制度和党员服务中心月例会制度,实现社区服务经常化、常态化。
实施塑心工程,提升社区文明力。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升社区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相结合,以建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的宜居社区为目标,着力塑造民心。一是塑造党员责任心。要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党员共过组织生活、集中上党课和联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途径,提高社区党员的政治责任心,使党员树立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力量。二是塑造居民文明心。要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建设文明社区。把握主要节点,在“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到来之际,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和联谊活动,打造一批富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团体,如老年门球队、健身秧歌队,老年京剧协会等,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三是塑造居民和谐心。要加强普法宣传、安全宣传,加强道德教育、环保教育和群居教育,使广大居民懂法、知法、守法,讲道德、讲卫生、讲文明。要着力构建社区治安管理网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加强卫生管理,美化、绿化小区环境。规范物业管理,有效解决小区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协调邻里关系,妥善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要建立办事处及社区民意分析解决机制,实行党员联系服务社区居民制度,确保每一户社区居民都有党员联系,确保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组织。对影响稳定的隐患早发现、早排除,对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早化解、早处理。要引导居民理性表达诉求,自觉依法办事,妥善处理利益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内容时间:2012-05-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