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赤农牧议复字〔2015〕1号 签发人:翁 涛
赤水市农牧局对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90号建议的答复
李世华、王庆龙、李国维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将生态鱼养殖列入扶贫开发范围的建议》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们对我市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冷水鱼”与“生态鱼”养殖环境和方式的区别:冷水鱼是生活于冷水水域中,栖息适温20 ℃以下、繁殖适温10 ℃以下的鱼类,水温高于20度就不能存活;我市夏秋季节温度为23 ℃以上,因此基本无适宜冷水鱼自然养殖的环境,大家都在讲的“赤水冷水鱼”事实上就是人们通常讲的生态鱼。生态鱼养殖适宜温度范围较宽,河流、湖泊、塘库、稻田等天然水域,只要水源条件好、水体清澈无污染,投喂水陆生草类、谷物等饲料,都能养殖生产出风味独特的野生优质产品。
(二)渔业资源与生产状况:我市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5亿立方米;有各类山塘、水库800多座,宜渔水面达3000亩;有稻田161756亩,宜渔面积56610亩。2014年,全市水产品养殖产量3360吨,产值3700多万元,全市农民人均160元;其中池塘养殖产量850吨、水库养殖产量130吨、稻田养鱼产量2230吨。
二、生态鱼养殖扶持政策
为了推动我市生态鱼养殖生产进程,我局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将生态鱼养殖列入规划,确定从“十二五”期末开始,扶持大同镇、官渡镇、两河口乡、石堡乡、宝源乡、天台镇、长沙镇等乡镇建设水产品无公害产地,全面建设标准化现代渔业设施,实现到2020年发展塘库养鱼7600亩、稻田养鱼50000亩,年总产量达5850吨、总产值12440万元的目标。
2015年,我市采取竞争立项方式,从到县切块资金中,安排已经260万元,支持大同镇、官渡镇、两河口乡、石堡乡等4个乡镇用于生态鱼养殖生产基地100亩及鱼苗采购等工作;受益贫困农户达到260户700余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以生产出优质生态鱼5万公斤,产值60万元、利润25余万元,人均300多元。
再次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积极对接,争取上级更多的帮助,推进我市生态鱼养殖业的发展。
赤水市农牧局
2015年6月23日
(联系人:江昭华,联系电话:22861071)
抄送:市人大选任联工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赤水市农牧局办公室 2015年6月23日印
内容时间: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