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概况
七星关区扶贫概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3  编辑:刘梦迪

摘要:七星关区是毕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交汇区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511米,国土面积3412平方公里,2011年11月撤县级市设区,辖8个乡、24个镇、11个街道,517个行政村(212个社区、305个村委会),居住着汉、彝、苗、回等23个民族,全区总人口165万人。。2019年剩余4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5%。2020年3月正式退出贫困县。

(一)扶贫情况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坚决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打好打赢“四场硬仗”,组织实施脱贫攻坚“五通”“五改”“五覆盖”“五保障”“五个机制”“五个专项治理”。建设通村通组路4300多公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运,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实施到户产业项目1.26万个,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500元;资助贫困学生62.12万人次,实现了村村都有卫生室和合格村医;改造农村危房2.45万户;实施445个项目,解决了109.63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全面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5.4万人搬出深山区、石山区,在中心城区建成柏杨林、梨树2个集中安置点,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生存困境和发展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东西部扶贫协作深入推进,连续4年被国家评定为“好”。五年来,全区各族群众同舟共济,广大基层干部和4500多名驻村干部冲锋在前,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对口帮扶城市以及社会各界倾情帮扶,汇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28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2.9437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彻底撕下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在磅礴乌蒙生动镌刻了中国减贫奇迹贵州精彩篇章的七星关实践。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五大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扎实开展脱贫攻坚领域问题大盘点、资金项目大争取、矛盾问题大化解。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五个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着力抓好安置点公共服务、社区治理、社会融入等重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监督,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确保各类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管得住、用得好、真正起作用。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深化种植业“532” 布局,种植刺梨21万亩、茶叶3万亩、马铃薯76万亩、辣椒10万亩,打造示范样板点170个,创建10个达标坝区和2个样板坝区。持续实施生态畜牧业“211”工程,全力推进新希望集团、越秀集团生猪养殖项目,确保生猪出栏100万头、肉牛出栏4万头、生态家禽存栏700万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拉长林业经济产业链,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强化10万亩基本烟田保护,种植烟叶4万亩。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修复利用耕地6万亩,实现粮食产量34.8万吨。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加强农产品清洗、分拣、储存、保鲜、烘干、包装等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把刺梨产业做成我区农业的首位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和品牌培育行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新增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新增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性农民合作社42家。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优势,推动更多农特产品“黔货出山”。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依法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全面完成5条在建国省干道提级改造,启动实施第二批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林口水库、狗跳岩水库,启动建设大河沟水库、邵家水库、中寨水库。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创建1个市级示范镇、25个市级示范村、58个区级示范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造卫生厕所2300户以上、村级公厕30个以上。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改革,盘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促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改革,实施农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人才挖潜、培育和引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来源:七星关区人民政府网)

内容时间:2020-03-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