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概况
临洮县扶贫概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30  编辑:董纯静

摘要:临洮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边,甘肃中部、定西市西部。东临安定区,北接兰州市,南连渭源县,西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广河、康乐县接壤。临洮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54.54万人(2011年)。2019年退出贫困村124个、减少贫困人口2.4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2020年3月正式退出贫困县。2020年3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一)扶贫情况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下足“绣花”功夫强弱项、补短板,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大力推进“3+1”冲刺清零、“5+1”巩固提升等专项行动,全面实现了人人吃安全水、户户住安全房、社社通动力电、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太石镇后地湾村、三益村入围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候选名单。探索推行了农村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改革、“六位一体”牛产业扶贫、农村C级危房维修加固等扶贫新模式,为全省脱贫攻坚贡献了“临洮方案”。福州市仓山区、中国银保监会守望相助、真情帮扶,为我县脱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县18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县彻底撕掉了贫困县的历史标签,临洮这片热土已是苦瘠不再,甘味绵长。

(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及基本规划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五大振兴”为抓手,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做强特色富民产业。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定位,大力推广“551”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体系。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按照“山区百合洋芋中药材,川坪花木蔬菜粮改饲,全县整村推进养牛羊”的发展布局,认真实施六大特色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蔬菜产业围绕“设施精细菜提档升级、大田蔬菜上坪进沟”的思路,稳步推进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马铃薯产业坚持“三品”统一、“四业”融合、“六化”并进,加快全产业链开发,力争产值达到20亿元。草牧产业走好“大群体、小规模及千家万户适度规模养殖”发展路子,实施牛羊倍增计划,畜禽饲养量突破600万头(只)。中药材产业坚持扩面与提质并举,积极推进标准化药源基地建设,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百合产业突出脱毒种球生产和基地建设,新增标准化种植面积5万亩。花木产业坚持抓点带面,确保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提升产业发展效益。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大力推广全产业链标准技术,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标准化产加销基地,特色产业标准化率达70%以上;每年培育龙头企业2家、加工企业5家、新型经营主体50家,建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力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农产品加工产值稳步提升。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坚持“六集”协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民间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推进资金、技术等优质要素加快向产业链聚集。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每年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20个以上,将先进技术嫁接成为“临洮产业”。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扎实推进“三品一标”认定,每年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5个以上,将“临洮珍好”融入“甘味”农产品品牌体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防止土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4万吨以上。

2.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以“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为抓手,每年完成卫生厕所改造1万户以上,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模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60%的行政村垃圾污水合理处置。大力推行农村清洁生产,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废旧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建美丽宜居乡村20个。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加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强化“空心村”改造,努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3.培育文明和谐新风。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基石,实施公民道德规范建设工程,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升广大农民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乡贤等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等评比表彰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见贤思齐。传承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优秀文化基因,支持建设非遗传承基地、村史馆,保护利用花儿、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改造提升“一村一场”等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丰富群众自主性文化活动,推动“送文化”向“种文化”“产文化”转变。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教化约束作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切实整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陋风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4.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把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坚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积极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创新农村议事协商形式,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活动,引导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以上。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全乡村综治中心运行机制,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打造和谐平安乡村。

5.创造农民富裕生活。把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综合施策帮助群众拓宽致富途径,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经营、订单收购等方式,完善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生产经营效益。扶持农民大力发展小手工、小作坊、小庭院等“短平快”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认真实施“十百千万”农业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开展“菜单式”“配送式”培训,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1万名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土地制度等涉农改革,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升农民财产性收益。

(来源:中国临洮党政网)

内容时间:2020-03-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