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小城镇与村庄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人居环境。
农业生产条件
乡村道路建设。进一步实施乡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完善乡村路网,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沥青( 水泥) 路,推进村道向村民小组、居民点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农村客运公交化,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乡村道路管理养护,推进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以末级渠系续建配套工程、计量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开展灌区挖潜配套改造。强化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堰塘清淤,增强防汛抗旱能力。加大实施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 五小水利” 工程建设力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土地整治与农田改造。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废弃矿山和村庄的土地整理、复垦利用。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实施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开展坡改梯及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 、“ 土地有机质提升” 和“ 耕地质量保护” 项目,提高耕地质量。
农村人居环境
小城镇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推进小城镇道路、电力、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人口集聚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适度集中。重点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加工制造、旅游度假、商贸流通等特色城镇,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村庄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引导居民集中建设住房,免费为村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的住宅设计图样,并提供建筑技术指导。统筹规划建设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完善村庄功能。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人畜分居,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六到农家”工程。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加强用水管理。实施村庄内道路硬化,改善人行便道和田间耕作便道路况。推广应用沼气、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省柴节煤炉灶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逐步提高补助标准,重点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全面解决杈杈房、茅草房问题。加强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鼓励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方式,减少环境污染。绿化美化村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
整村推进与扶贫搬迁
贫困村整村推进。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投入,合理推进。加大产业开发和生计建设力度,加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扶贫搬迁。按照自愿原则,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扶贫搬迁。加强安置点基本农田、通村公路、水利设施、卫生室等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扶贫搬迁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对口培训、定向定点培训招工等形式,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和发展生产,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边境扶贫
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工程。巩固边境一线,实施边境扶贫,力求“ 留得下,守得住,能致富” 。着力改善边境地区交通和边境重点地区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口岸、边民互市贸易点、边境旅游点等建设。加强边境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动植物检验检疫设施建设。支持边境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边境旅游,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完善对承担守边任务边民的补助机制。开展“ 爱民固边模范村” 创建活动。
内容时间: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