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扶贫规划
基本情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0  编辑:wubo

自然条件

规划区域国土总面积为16.6 万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山、川、塬并存,沟、峁、墚相间。气候类型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76-667毫米。该区域位于黄河流域,黄河干流及其湟水、洮河、渭河、泾河等重要支流流经本区。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18.8%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大;铅锌矿、石灰岩、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较大。

 

经济社会发展

2010年末,总人口2356.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68.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90.1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621.8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28.9 元,分别是2001年的3.7倍和3.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3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分别是2001年的2.9倍和2.6倍。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1年的27:37:36调整为21:45:34;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17.7%提升到25.5%。引大入秦、宁夏扶贫扬黄等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明显效益;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宝中等铁路,京藏、连霍、青兰、福银等国家高速公路贯穿本区域,初步构成交通运输骨干网络。

2001至2010年,适龄儿童入学率从87.9% 提高到99.2%,青壮年文盲率从5.3%下降到1.3%,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增加到7.8年。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数为143人。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卫生院,89.4%的村建立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推广,2010年参保人数达335.1万人。农村低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干旱缺水严重,贫困面广程度深。人均占有水资源367.6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7%。会宁、同心、循化等21个县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超过1500毫米。干旱缺水是该区域发展的根本矛盾,严重制约工农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4.7%;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村人口有313.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9.8个百分点(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2011年区域内(不含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和平川区、天水市秦州区、平凉市华亭县和崇信县、庆阳市西峰区以及青海省平安县)扶贫对象为642万人,贫困发生率35%,高出全国22.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高速公路“断头路”多,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偏低。还有2.4%的乡镇和53.4%的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8.8%的行政村不通等级公路。水利设施薄弱,骨干水利工程支撑城乡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城镇供水保障程度低。39.3%的农户存在饮水困难,60%的农户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3.2%。3%的自然村不通电,15.4%的行政村未完成农网改造。部分群众住房困难。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支撑不足。人均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仅为1447.6元。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基层卫生服务不足,有合格医生的村卫生室仅为88.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经营管理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人才队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产业发展乏力,县域经济薄弱。产业发展基础差,经营组织形式落后,市场体系不完善,科技、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创新能力弱,开放程度低。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经营方式落后;工业总量小,结构单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商贸流通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县域经济活力不足,主导产业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少,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弱。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2.4%;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2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地形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土壤肥力下降。干旱、冰雹、霜冻、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恢复难度大,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2.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7%,有64个县属于全国严重水土流失县。

 

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二是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文件,明确了相关支持政策措施,为加快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西宁经济区和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加快建设,为该区域发展营造了良好区域环境;四是国家全力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建设陆路开放国际通道,为推动区域内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重大意义

加快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步伐,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有利于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欧亚大陆桥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六盘山片区行政区划图

农业.png

内容时间:2015-12-1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