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扶贫规划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16  编辑:limiao

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


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态安全保护区。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设立生态安全保护区,实行严格的保护政策,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推进公益林建设,严格控制采矿、采伐等破坏生态安全的活动。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以珍稀动植物物种为重点,着力保护红豆杉、白皮松、珙桐、秦岭冷杉、楠木野生树和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大鲵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加强连接通道建设,提高整体保护成效。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核心区的原生境保护,禁止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滥捕滥采,保持并恢复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的平衡。抢救秦巴珍稀物种资源,建立秦岭野生动植物协作保护示范区,迁移保护丹江口库区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长吻鮠、黄颡鱼、鳜鱼等主要经济物种和裂鰒鱼等地方特有物种的保护,在其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有针对性地增殖放流,修复水域生态,净化水体环境,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和退化湿地的恢复,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水源涵养保护区。以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为重点,加大公益林建设力度,深入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严格限制发展导致水体污染的产业,设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跨省协作示范区,积极开展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综合改革试点,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

地貌多样性保护区。以河南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湖北武当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南宫山国家地质公园、长江三峡( 重庆) 国家地质公园等为重点,设立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防止各类经济活动对自然遗存地的影响和破坏。

1.png

2.png

3.png

4.png


生态保护与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秦岭区和大巴山区两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保护,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模式。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结合国家“ 十二五” 生态退耕规划,有计划地实行退耕还林,逐步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林草覆盖率,提升林草固碳能力。加强森林抚育及管护,提高林分质量。逐步引导调整林业结构,在条件适宜地区重点推广核桃、猕猴桃、花椒、板栗等兼具生态作用和经济效益的林果产业。综合运用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逐步推进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力度,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健全保护自然生态安全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支持湖北十堰市、重庆巫山县、陕西西乡县和宁陕县、甘肃陇南市等市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推进生态恢复治理。加快已开矿山、矿区移民迁出地生态恢复治理。严禁25 度以上陡坡开荒,对25 度以下耕地逐步推广坡改梯及沿等高线发展农林生产。改进耕作方式,加快植被恢复。继续推进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积极实施长江流域“ 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

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积极营造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花园化的生态环境。全面实施森林城市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和村、镇绿化、美化,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程,完善农田林网,建设绿色家园。


环境保护

加强城乡环境保护。严格实施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快推进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排放处理,强化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控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统筹城乡垃圾处理场选址、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开发推广适用的综合整治模式与技术,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推行“ 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 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机制。

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大重点河流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强化工业节水,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严禁未经允许的江河捕鱼、河道挖沙取石等行为。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行农药施用时对包装物实行三次清洗的做法,降低农药包装物废弃后的环境风险。三峡库区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县要严格按照规划容量进行渔业生产。规范养殖业生产方式,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严格禁止沼液、动物养殖场冲洗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江河河道。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工业污染企业“ 全防全控” 工程,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深度治理,实现污染源减排从末端向中端和前端延伸。建立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尾矿库、矿渣库除险加固工程。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化学品、重金属和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积极推进企业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试点。

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水源地、河流水环境安全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工业增加值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评价制度,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统计,落实污染物减排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防治地质灾害。根据建筑规范,设定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要求。加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综合采取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加大滑坡、泥石流等重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科学评估地质灾害工程处理的难度及可靠程度,对人口密集或重要设施区所处的滑坡体、危岩体,酌情采取加固、衬砌等工程处理措施。对不适宜采取工程措施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及时搬迁避让,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围绕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干旱等灾害防治,创新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类灾害预警与监测设施建设,强化风险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提高城乡建筑物灾害防御性能,加强避难场所、校舍、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建设。开展防灾避险科普宣传,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参与程度,加强群测群防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内容时间:2015-12-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