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扶贫要闻
抓落实,脱贫攻坚才能赢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06  编辑:隋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兢兢业业干事,实干苦干,不务虚功。对身处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而言,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的党支部书记吴云波,很好地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脱贫攻坚路。

把解决问题的对策找出来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致贫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

东萨拉嘎查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村民以放牧养殖为主,是巴彦塔拉苏木面积最大、最穷的嘎查。多年来,村民一直延续分户经营、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导致草场超载、环境污染严重、疫病防治困难、市场风险把控能力弱,相应的,群众增收的步伐缓慢。

单个成员独立发展就是个“小舢板”,在市场大浪中很脆弱,只有整合资源,横向联合,才能变成“大舰队”,增强市场竞争能力。2013年,玛拉沁艾力(意为“牧民之家”)合作社正式成立。

第一步迈出了,但还远远不够。

“成功不能靠生搬硬套,只有因地制宜,发挥长处,展现特色,才会有更好的前景和发展。”要想致富,必须变单纯养牛为产业深加工,带动传统养牛走上现代产业之路。

吴云波一环扣一环:2014年建饲草料基地,2015年成立奶制品厂、餐饮公司和牛排店,2016年建立通辽直营店、宁波销售处和合作社鲁北分社……目前合作社已有奶制品厂、餐饮服务公司、绿色牛肉直营中心、牛排店,形成了从养殖、育肥、屠宰、精加工、直营专卖到餐饮的全产业链格局。

产业扶贫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老百姓种什么养什么,更是怎么卖出去、卖给谁、如何卖出高价。吴云波想到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为此,吴云波积极联系区域优秀电商企业平台,大力发展“博览”经济,构建电商平台、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一体化的农畜产品宣传、展示、销售平台,提升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拓展,东萨拉嘎查的产品销路问题迎刃而解。

把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发挥出来

头雁振翅,群雁高飞。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

2012年,吴云波将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坚持把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相统一,走出了一条以支部为核心、抱团脱贫的道路。

经过多次调研,并结合东萨拉嘎查粮多草茂和村民有养牛传统的优势,一条“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牧户”的发展路子被蹚了出来。

“市里正在推行稳羊增牛计划,我们就顺应形势,将我们的牛产业做大做强!”吴云波找到嘎查其他几名党员商量着,“吃个低保、骑个摩托照样过一辈子,可我们不能这样过。我们党员要给大家做榜样!”

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风险面前党员干部冲在前头,以敢为人先的担当为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吴云波和几个党员商量,先把合作社搞起来,打好基础再让群众入股。

为此,吴云波不仅卖掉自家全部300多头牛羊,还借来200万元搞基础建设,在父亲多年栽种的1300亩林地里盖起几万平方米的牛舍、仓库,并深挖了水井。

党员干部的行动,对于群众而言,就像一颗定心丸。看到实实在在的硬件设施,村民们开始对合作社有了信心,仅仅10天时间,入股率达到90%以上。

站在年出栏1000头的大型育牛场里,吴云波与另外6名党员一起在党旗下庄严承诺:“一定要为嘎查的群众趟出一条致富路,党旗不倒,我们的心就不倒!”

把好作风“塑”起来

脱贫攻坚事关万千群众,考验着干部作风、能力、素质。干部不仅要绘好扶贫的“绣花底图”,更得扑下身子做好精准文章,把打赢这场攻坚战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吴云波挑选了10名能干的年轻人作为合作社的理事会成员。在理事会成员第一次会议上,吴云波为大家立了“规矩”:“在座的都是合作社的领头人,领头人就要比别人吃更多苦,受更多累。不愿意干的,现在就可以退出!”不仅没人退出,大家的心更齐了。

合作社成立后,11名理事担起了全部的责任,他们每天早上6点到岗,晚上10点多才回家,还经常值夜班。

2014年腊月二十九,合作社把挣来的利润全部分红,村民们高高兴兴地领走了钱,但每个理事只发了4000元工资。吴云波说:“我们没有白辛苦,终于兑现了对村民的承诺。”

开展产业扶贫、委托帮扶、直接帮扶、就业帮扶、股份合作……经过几年努力,东萨拉嘎查农牧民收入增加了。而创新合作社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更使得农牧民获得了初始入股分红、合作社就业工资等项收入,实现了由农牧民变股民、进企业当工人的重大转变。

成立合作社以来,全嘎查234户1072口人,有207户989口人入股成为社员,28个困难户的36名劳动力实现了就业。截至2017年底,合作社总资产达到3200万元。

谈到将来的发展,吴云波信心满满。在他看来,虽然嘎查的群众已经全部脱贫,但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他们将继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学习中不断增强改革创新和群众工作的能力,狠抓落实,将产业链做大做全,让更多村民在其中受益。(黄洪波 高少君)

 

内容时间:1900-01-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