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残疾人问题既包括物质方面的问题,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问题。从1980年代以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在解决残疾人物质问题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复杂的原因,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残疾人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运用国际上通用的精神心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感量表、驾驭感量表对广州和兰州1131名残疾人的心理...
在中国自然灾害的应对体系中,防灾备灾的缺失以及NGO参与的缺失是两块最为紧要的短板。从第一个缺失来看,中国仍然集中在自然灾害的紧急响应,而对灾害预防的工作重视及投入显然远远不够。近三年来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业已提出最严峻的警示。在第二个缺失中,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紧急救援中NGO的参与成为亮点,但也在专业化、有效与政府救援体系相结合等方面留下很多缺憾。108861...
中小学生和教师成为地震灾难中心理受灾最严重的群体。灾后心理援助的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缺乏统一组织和培训,灾后复课的策略缺乏心理学依据等。建议加强面对家长的心理康复,加强教职工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心理援助的工作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部分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乏有效监管和亲情呵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甚至遭遇意外伤害,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积极心理取向出发,对什么是积极心理、积极心理的基本成分、心理结构、测量工具以及心理功能等问题进行简要介绍,为开展积极取向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学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
本文阐述的重点是改善高校贫困女生社会支持系统行动干预,文章具体包括高校贫困女生的社会支持需求、参与行动干预的高校及其贫困女生状况、制定“改善高校贫困女生社会支持系统行动干预方案”等五个不同方面的内容。
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结合国内现状,分析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教师可能存在的若干误区。有意识地理清现阶段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业活动范围,进一步探索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途径。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学龄儿童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区生活学习,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人际关系的重建、学业压力变大等问题,容易产生自卑、自闭、敏感、畏惧、胆怯、抑郁及学业焦虑等诸多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当下生活和学习、健康成长以及适应与融入新环境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他们健全人格发展和未来人生产生...
资源分类
检索历史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