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网络媒体微博大v巫溪行 148万粉丝聚焦我县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王旭男

图为媒体团在古路小学采访乡村少年宫建设(吕文彬 摄)

图为媒体团在上磺镇采访草食牲畜养殖园(吕文彬 摄)

图为媒体团在兰英大峡谷了解我县旅游发展情况(吕文彬 摄)

巫溪报讯(记者 吕文彬)11月17、18日,参加“深化改革进行时”网络媒体的记者和微博达人深入到我县古路、上磺、通城镇采访,他们将通过新闻客户端、手机报等全媒体资源,同步推送此次活动的最新报道,届时微博大v们的148万粉丝将适时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生态、山区、偏远、贫困。”在见面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兴书用这八个字来概括我县基本县情,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全县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李兴书表示,在城市建设方面,巫溪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功创建了市级卫生县城、市级文明县城、市级山水园林县城、市级森林城市,并获得了“全国绿化楷模县”的称号,目前正全力冲刺国家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等“四城一奖”的创建。

在古路小学,“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是古路镇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在参观过程中,记者们深深的被这样的理念打动。学校努力打造“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智”三健特色教育,确立了以“篮球”为核心的体育特色文化,全力打造体育教学名片,于是在校园里记者和微博大v们看到了活泼的篮球操,热烈的竹竿舞,民族风的舞龙舞狮队,孩子们朝气蓬勃,茁壮地成长。

“还有6所学校像这样参加乡村少年宫项目,学校以此为平台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提升综合素质。在教育上我县另外一个特色是推行住宿制,让大山深处的孩子不用再花费大量时间上下学。目前,全县有18所中学和40所中心小学为寄宿学校。每天晚上,寄宿的学生会听着“校园小喇叭”播放的睡前故事入眠。”教委负责人介绍。

在上磺镇,记者采访了草食牲畜养殖特色效益农业。当听到我县的种羊得到财政补贴买了保险,大宁河鸡获得了国家有机鸡认证,巫溪的洋芋也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介绍后,当即有记者表示将在组记者团队到我县深入采访。

在兰英乡记者被正在上门服务的便民服务队吸引。据介绍,兰英乡是我县典型的深山区和贫困乡,全乡地广人稀,境内只有3个行政村共3378人,全乡10个村民小组中有7个不通公路,村民到乡政府办事情极为不便,面对群众的需求,兰英乡党委、政府经过认真调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便民服务行动,推行“一二三五”工作模式,改开门服务为上门送服务,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熊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兰英乡通过开展便民服务队,为老百姓节约了交通的资金和时间。虽然增加了乡政府的成本,但是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和实惠,相关站所业务人员为群众提供政策、业务、法律等咨询100多人次,为群众节省车费1万余元,从过去的“开门办公,无人问津”的尴尬,变成了“上门服务,群众欢迎”的新局面,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树立了党委、政府的威信,切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目前,这种上门服务的方式正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县领导联系乡镇和城区网格,每月按时带领部门负责人到联系的乡镇和网格社区现场办公,切实为民服务。

截止发稿日,华龙网、香港文汇报重庆、@紫雨风暴都已经相继发稿、发帖宣传大美巫溪。

内容时间:2014-11-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