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唐德祥在乌龙乡烟草站调研(白晶 摄)
图为唐德祥在红光村调研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白晶 摄)
图为唐德祥在鱼鳞乡勉励山羊养殖户要加强管理(白晶 摄)
巫溪报讯(记者白晶)10月27日至28日,县委书记唐德祥带县农委、水利局、扶贫办、畜牧局等部门负责人深入鱼鳞乡、乌龙乡、大河乡、城厢镇调研农业农村工作。调研中,他强调,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扎实做好扶贫攻坚、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生态保护、党建工作,保稳定、促和谐,力争今年任务圆满完成,并提前谋划明年工作。
大河乡:发展中的巫溪“后花园”
“要记好帐,实行好账务公开,并主动接受监督,让每一个入股的社员都能有分红,有收入。”在金丰泰洋鱼种源基地,唐德祥拉着支部书记周兴保的手,叮嘱他要发挥好党员带头作用,积极吸引贫困农户以工代股,实现群众共富。
“便民服务中心是如何运行的?都开展了什么工作?”在红光村便民服务中心,唐德祥向大学生村官谭静一一询问,并查看了该村的群众工作管理平台,并要求该村要尽快启动管理平台。唐德祥指出,要真正让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线窗口、化解社会矛盾的一线阵地和服务群众的一线平台,坚持服务为本,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实力,切实达到“便民、为民、利民”的目的,为群众的生活、生产服务,为村里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服务,架起群众沟通的桥梁。
“买米的钱是怎么来的?”在红光村爱心安居点,唐德祥蹲下身子,拉开贫困农户吴高云家灶旁边的柜子,拍着里面放的米袋子,关切的询问其生活来源。当得知吴高云一个月有养老保险和计生补助,还有一个儿子在广州打工,唐德祥叮嘱其要自己努力,实现自力更生,并教育好子女。然后他还逐一查看了安居点的厕所、猪圈、厨房,并叮嘱乡政府要做好配套建设,鼓励住户们要自力更生。
调研中,唐德祥肯定了该乡发展思路清楚、引进城市资本下乡、基层组织建设有创新、作风建设管理严等特色。他还指出,大河乡有地理优势,但要清醒认识,存在基础较差、产业较薄弱、扶贫攻坚任务重、老百姓增收致富任务艰巨等影响大河发展的乡情,该乡下步工作要围绕乡情来思考谋划未来工作。
城厢镇:“三万工程”保障城市供给
面对城周土地贫瘠的现实,城厢镇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实现建成万亩城周保供蔬菜基地、万亩李子基地,十万只(头)牲畜养殖基地的“三万工程”目标。
在双城村村级集中居民点,唐德祥仔细察看了该点的规划设计图纸,并一一询问了该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当得知该地主要安置双城、小井、杨坪三村的部分高山移民以及9.01特大洪害的垮塌户时,唐德祥指出,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压低建设成本,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受益。
在外婆槽山坪塘整治工程现场,唐德祥指出,农村饮水安全和山坪塘整治工作这两项水利工程深受群众欢迎,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和水质监督,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尽早解决老百姓期盼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已建好的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确保能更好、更长久的为老百姓服务,让水利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调研中,唐德祥肯定了城厢镇工作思路清晰,发展重点突出,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改善明显等特点。他指出,城厢镇因其地处城郊,办公机构又在城市,所以存在地理位置特殊、镇情特殊这“两特殊”,所以该镇发展就要围绕这两点来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产业的产质和科技水平,提升产品效益,同时进一步巩固作风建设。
乌龙乡:地处大山谋特色
乌龙乡距离县城63公里,西与城口接壤,北与陕西毗邻,幅员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8595人。28日清晨,唐德祥一行冒着大雨,驱车前往该乡调研。
“今年烟叶产量如何?预计烟农收入和去年相比有没有增加?”唐德祥首先来到乌龙乡烟草站,在该站,工人们正在日光灯下,仔细的将烟叶分类。唐德祥仔细查看了工人们分类情况,然后就乌龙乡烟叶种植与收购情况向该站负责人逐一询问。
据了解,乌龙乡今年种植烟叶面积2030亩,发展中坪村千亩烤烟1个,种植500亩以上的烟叶村2个,实现了连片种植。自2006发展烤烟以来,全乡烟叶累计收入达到4000万元,创税突破100万元,2014年烟叶收入有望达到650万元。
随后,唐德祥一行来到林场村,查看该村大宁党参种苗基地。该村背靠猫儿背国营林场广阔林区,素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与习惯,天气与地理环境也十分适宜大宁党参的生长。2014年,林场村发展大宁党种苗基地950亩,全部采用了“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效增加了农民的产业收入。
调研中,唐德祥指出,乌龙乡距离县城远,地理环境差,群众生存环境艰苦,产业发展困难,老百姓脱贫致富任务重,平安稳定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唐德祥说,近年来,乌龙乡道路改善良好,对产业发展、群众生活条件改善有很大帮助,产业发展也有了良好的起步,烟叶、中药材、山羊等产业发展喜人,但要注意思考如何在因地适宜,在保护生态前提下,改变生产方式,发展种草养羊。下步工作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理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将乌龙乡工作进一步加力。
鱼鳞乡:特色产业撑起“致富伞”
在鱼鳞乡五宋村合江沟,一排排漂亮的鱼池绵延近一公里多,这就是当地利用特有的水资源优势,引进外出打工成功人士游九州回乡创业,投资1500万元租用撂荒地打造的以金鳟虹鳟为主的流水养鱼新模式。唐德祥充分肯定了鱼鳞乡成功引进返乡农民工的做法,但要思考如何在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上下功夫。
“要精管理,多向专家们请教,养好了羊还不够,还要思考如何卖好,养羊就要念好‘羊字经’。”在五宋板角山羊种羊场,唐德祥拍着返乡农民工游九权的肩,耐心的叮嘱他要将羊场做大做强。该种羊场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拥有圈舍18间,现存栏山羊300余只。
据了解,目前鱼鳞乡建成600头野猪养殖基地,通过圈养和放养相结合,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建成800头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企业,带动农户规模养殖达4家;建成300只规范化山羊养殖企业1个,发展家庭农场12个。发展烤烟1300亩,烟叶亩产达250斤;新发展中药材示范户6户,发展中药材1250亩。
唐德祥指出,鱼鳞虽然偏远,但是资源丰富,产业发展也很有特色,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深入扎实,工作成效显著,推进有力,下一步要做大做亮集镇,其次要突出发展重点产业,根据实际,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上切忌“多点开花”,突出主业,打造精品,树立旗帜。
“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千方百计谋增收”
“抓住重点、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在座谈中,唐德祥要求各乡镇要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唐德祥指出,乡镇自然条件较差,发展压力大,骨干产业没有真正形成,项目多,规模小,要选优做精,培育支柱产业;城镇规划、建设、功能、管理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唐德祥强调,要创新举措,努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已纳入规划项目,协调、管理好在建项目;抓好产业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做大规模、引进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抓好城镇建设,科学合理的定位城镇功能,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提高居民素质,树立地区形象;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做好高山移民工作和整村推进;抓紧建设集中居民点,改变部分群众恶劣的生存环境;抓好民生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关心关爱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一片绿水青山;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党建工作,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班子,为群众服务的基层组织,作风严谨的党员干部队伍。
关于下步工作,唐德祥要求各乡镇要开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确保问题不反弹,确保承诺落实,确保作风建设不松劲;对照年初目标任务,进一步梳理,查漏补缺,确保任务完成;做好地灾点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并提前谋划明年工作。
副县长龙安全、县政协副主席陈钢参加调研。
内容时间:2014-10-2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