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镇7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整村脱贫目标,1168户贫困户和4058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越线目标,贫困率下降到2.19%。2016年,我镇各级党员干部决心未减,信心没丢、再添措施,全力确保国务院验收过关。”日前,在武隆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上交流乡镇人大工作经验时,县人大代表、巷口镇人大主席杨忠说。
据悉,自全国全市全县扶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巷口镇人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和市委“十个精准”的指示和县委县政府“1+9扶贫攻坚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动员、组织、引导辖区各级党员干部一次又一次的践行着“扶贫帮困,我们一直在路上”的诺言,他们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倾听民声,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办好事,真正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全镇党员干部代表聚焦扶贫攻坚,纷纷结合各自单位和工作实际,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方式,深入贫困村、贫困户家中了解群众疾苦,帮助分析贫困原因,理清脱贫思路,寻找脱贫项目,积极探索解决导致贫困、制约脱贫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
镇党委书记李世科积极建言广坪村,引进涪陵区种植大户庹大刚到该村流转荒地、荒山1000余亩,栽植“8518”薄皮核桃苗6万余株;肖仁奎积极建言万银村,邀请当地先富起来的“黄腊李”果树种植能手吴华彬当“老师”,为全村人传授脱贫致富经验。
联系对结,定期帮扶
紧扣市委领导讲话精神和县委精神,采取“1+X”结对帮扶模式,广泛动员和组织辖区107名县、巷口镇职工代表与896名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帮助贫困户反映、解决就业、上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协助了解致富信息、惠民政策,调动其摆脱贫困、勤劳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主脱贫的素质与能力。
到目前为止,全镇党员干部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的作用,28名部门领导和技术人才身份的代表分别对接了7个贫困村,全镇80名镇村居代表共联系帮扶贫困户198户693人(分别占全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13%),帮助贫困户规划脱贫项目312个,争取各类帮扶资金38.2万元。
模范带头,示范带动
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搞好科技示范,带头发展增收产业、带头服务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户及周边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表率。
李志勇、张春玉、王德胜、任良生、蒋斌等共同协调捐资近150万元,修建了杨家村村民活动室中心和广坪村村民活动中心;巷口镇职工杨兴才组织40名兽医,对接全镇7个贫困村的山羊养殖大户,定期为2500余只山羊开展义诊;刘保权带头种烤烟40亩,带动全村种烟1200亩;蒲板村董泽兵建立了“大巷口”电商平台,每月线上线下帮助贫困村民销售农产品3万多元;走马村段兴刚带头搞起农家乐,带动全村发展乡村旅游接待点22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此外,辖区内各级党员干部还积极参与了扶贫爱心善款捐赠活动,捐赠现金15.84万元、衣物1520件,带动全镇筹得爱心善款30万元。
内容时间:2016-06-1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