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万州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三农” 为现代农业腾飞注入创新元素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王旭男


  三峡传媒网讯 (记者 李剑锋)我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条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为现代农业腾飞注入创新元素,推动农业各项工作行稳致远、提质增效。记者日前获悉,我区上半年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区坚持科技创新,为“三农”工作注入科技动力。注重加强平台建设,夯实农业技术力量。目前已建成国家玉米、油菜原原种扩繁基地和三峡库区水稻良种繁育基地。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项目、水稻原原种项目三峡田缘众创空间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为农业科技人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载体。同时,加强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

我区加强“农”“网”融合,探索信息化助农机制。推动特色产业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助推同鑫农业公司甘宁园、金菜篮农业开发公司等采用物联网技术运用生产管理,建成全市一流的现代设施农业。农村电商销售网络逐步健全,优美依、冲之科技、“95工匠”、郭乙柠檬、万羡农产品等一批农村电商平台正强势崛起。本地玫瑰香橙、柠檬等主导产业也开始触网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坚持需求导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区调整三大结构,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柑橘、茶叶、小水果等特色产业。玫瑰香橙基地达12万亩,李子达10万亩;猕猴桃栽植面积达到2万亩。积极实施以“新”换“旧”,大力种植市场对路的品种。改造林下茶园1000亩;在翠冠梨基础上,引入品质更为优异的翠玉梨,在铁峰乡、长岭镇种植1500亩。在畜牧水产结构调整方面,出栏生猪36.5万头,羊1.8万只、牛0.39万头,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8个;落实“稻—虾—蟹”共生种养模式示范推广面积800亩。建成年生产能力1万尾以上的大鲵集约化示范养殖场3个,养殖大鲵30万尾。建成三峡库区万州生态渔场1万亩。

同时,还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活力

我区大力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区以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构建起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支撑、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6家,农民合作社达到1027个,家庭农场达到1019个。同时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土地流转风险的防控。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重点支撑,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下一步,我区将切实加大科研创新支持力度,切实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内容时间:2016-08-2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