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红河州泸西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9  编辑:蔡旭莹

争取项目资金3437.49万元,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个,省级整村推进项目4个,省级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4个,州级革命老区项目1个,省级革命老区项目2个,产业扶贫项目2个,扶贫安居工程200户……

共投入社会帮扶资金711.99万元。 累计发放扶贫到户贷款4001万元,受益人口4626人。

2014年,在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红河州泸西县采取挂钩帮贫、对口帮扶、定点帮扶,集中投入、集中开发模式,以集中项目资金,整合部门资金,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美丽家园”建设相结合,以自然村为主体,以村委会为单元实施集中连片开发,确保扶贫开发做到建设一片、巩固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的成果。通过项目、资金整合,部门的密切配合,群众的积极参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大扶贫”方式健康运行,从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摸“穷底”从“漫灌”到“滴灌”精准扶贫

贫困家底不清,客观上也会使很多扶贫项目瞄不准贫困人口。因此,摸清家底,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该县全面开展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完成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和贫困县的数据采集和录入工作。摸清了贫困群众对异地扶贫搬迁和扶贫安居工程项目的需求情况。“目前,我县把建档立卡户中的深度贫困户标识出来,在项目实施时给予一定倾斜,同时确保资金扶持实现一一对应。实施了产业扶贫项目,让当地贫困群众收入有所增加。”泸西县扶贫办主任严浩说。

摸清家底,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后,又如何让扶贫工作变得实实在在“看得见”?

泸西的答案是:转变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解决扶贫工作中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

该县以需求定政策,真扶贫、扶真贫,把有限的帮扶资源瞄准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真正扶到最需要的地方和最需要帮助的农户。为此,泸西县精心部署,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使帮扶对象更加准确,工作措施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更加精准,扶贫管理更加精细。

在摸清“穷底”的同时,以“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短差距、构建和谐”为目标,采取“重点突破、集中扶持、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调整思路,强化措施,着力帮助贫困村人口解决温饱和增收问题。

工作中,积极推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锻炼、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推动、作风在一线改进、感情在一线深化的“七个一线工作法”,深入到项目村,帮助贫困村实地解决基础、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改“穷业”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抓好扶贫攻坚,泸西县首先以精准化扶贫为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革除“输血式”扶贫方式,让“造血式”扶贫朝着精准化方向持续发展。

“产业是兴县基础,也是百姓致富的重要渠道,扶贫要谋长远,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至关重要。”严浩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让贫穷代代传递,要切实打牢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抓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2011年,国家明确了全国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泸西县被纳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该县着眼于“全域泸西”战略布局,超前谋划、统筹城乡、全域发展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先后完成了“一个策划”“两个行动”“三个规划”。“一个策划”即泸西县高原花园城市发展战略策划;“两个行动”即泸西县矿山复绿行动计划和泸西县“美丽家园”行动计划;“三个规划”即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泸西县实施规划、泸西县南盘江沿岸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和泸西县18.1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弥泸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互动融合,统筹全县县域发展、城镇体系、产业培育、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规划,切实做到“多规衔接”,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的策划和规划成果。

脱贫致富,产业是基础。该县按照“一套班子统筹、一套规划总揽、一套思路整合、一套机制实施”的工作机制,变“遍地撒盐”为“集中施肥”,变“送鱼”为“授渔”,在解“四难”、育产业、建家园、强素质上花工夫、下力气、求突破,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加快连片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有序推进,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改善、产业建设大发展、农村环境大变化、文明程度大提高。

该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建设“烟草、花卉、果蔬、畜牧和中草药”五大示范基地,按照州委、州政府集中打造百万亩现代农业高稳产示范基地的要求,采取“基地带大户联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两叶(烟叶、银杏)四花(万寿菊、灯盏花、除虫菊、玫瑰花)一果(高原水果)”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格局。目前,泸西县被农业部核定为云南省17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灯盏花通过GAP规范化种植基地认证和GMP生产车间标准化认证;“泸西苦荞”“泸西高原梨”两个农产品已获地理标志认证;“泸西除虫菊”通过省质监局立项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泸西县永宁乡舍者村委会大、小寨村位于该乡南部,两村相对望居于山脚,中间隔一片近300亩的田块,属典型的半山区村寨。这里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亩,一直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等原因,导致农田产出率较低,农民增收缓慢。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永宁乡通过建设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引导群众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土地增值,力求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现在的大、小寨村间,整齐有序地排列着300多个大棚,纵横通畅的沟渠和平整的道路,把“美丽、高效”的花卉产业勾勒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呈现出一派现代设施农业的新景象。

永宁乡舍者村委会大、小寨村只是一个典型的缩影。目前,全县已发展烤烟17万余亩,万寿菊8万亩,灯盏花1.3万亩,除虫菊3.5万亩,香料玫瑰1500亩,高原水果13.2万亩,初具高原特色农业规模。在此基础之上,该县扶持、引进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带动发展、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

拔“穷根”整乡推进共筑幸福梦

“过去一家人挤在土坯房里,仅靠种地为生,就那几块瘦不拉几的薄地,苦不了几个钱。想吃的吃不上,想穿的穿不了,老人、娃娃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越是逢年过节越是穷得直掉眼泪。后来扶贫政策进了村,工作队带领我们修路、建房、栽除虫菊、种果树……今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相信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从女孩不愿嫁的贫困山旮旯,到人人羡慕的生态旅游最美乡村,泸西县旧城镇黑舍村78岁村民喻宏光老人见证了这一变化。

该村在整乡(村)推进项目中,结合“美丽家园”建设,拆除重建78户,完成32户,在建46户;改造提升168户,完成168户。“做美村庄”预计投资2443.9万元,完成投资2344.4万元。目前,已完成村级多功能活动室建设800平方米、广场11538平方米、水库1个、排水沟渠6000米、垃圾池20个、文化墙700平方米、农家乐1家、绿化村庄1万平方米、硬化道路4666平方米,安装路灯160盏、太阳能300台、公示栏6块、村名牌2个;学校食堂建设完毕。

如今的黑舍人住上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居,并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纯净恬适的田园风光,打造集观光、休闲、垂钓、餐饮于一体的秀美村庄。黑舍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泸西县整乡﹙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有力见证。

白水镇在整乡推进中,投入项目资金2000万元,分两年实施。完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及集镇1.3公里主街道改造、0.22公里的宝发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完成3000亩的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特色产业建设完成投资4300.27万元,以红杏灯盏花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衣村奶山羊养殖协会、法土村张林山羊养殖场等经济实体为依托,以“产业+合作社+支部”的发展模式,助推产业发展;实施“红色股份”试点工作,累计发放“红色信贷”178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受益。

帮“穷亲”多少真情温暖中

上海市徐汇区自1997年对泸西县定点帮扶以来,至2014年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6002.47万元,帮助泸西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10余项重点帮扶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泸西扶贫攻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针对帮扶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交通闭塞、路难行等实际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177.5万元,整合县属部门资金4625万元,动员群众投劳折资1778万元,实施整村推进69个、建温饱试点村38个、生态村4个、小康示范村3个、新纲要示范村3个。项目覆盖永宁、午街等7个乡镇37个村委会。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项目村9591户39712人生产生活条件,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针对帮扶村产业发展单一、品种老化、缺资金、缺技术等实际,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草乌、灯盏花、牲畜、蔬菜、优质水果等特色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累计投入资金670万元,建成养猪场1个、养羊场1个、养牛场1个、温室蔬菜大棚1个,林果业种苗基地1个、优质仔猪养殖基地1个;培植麻竹产业3000亩、黄果产业1000亩,蔬菜基地590亩、水果基地5000亩。项目覆盖旧城、午街、永宁、白水4个乡镇。

自2011年以来,上海市徐汇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省委统战部、省旅游局、中信银行、中国人寿云南分公司、帝亚吉欧(上海)洋酒有限公司先后投入帮扶资金、捐赠资金、物资折价合计3053.17万元,为该县实施了18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新纲要示范村1个,修建、扩建3所希望小学,资助79名贫困学生,扶持该县花卉基地建设,扶持建设蔬菜温室大棚618亩,建小水窖500口,对1000户贫困户发放抗旱补助金18万元,建1000立方米水池1个,提供1000亩灯盏花种子补助,改造和修缮4个村民文化活动室,对挂钩点捐赠电脑、图书等学习用具,慰问困难户。上海市徐汇区还安排专项资金,每年对该县10名优秀教师进行奖励,资助80名贫困学生,每年接收该县4名教育管理干部到上海培训学习一个月,组织专家、学者到泸西县开展学术交流。

当下,泸西县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啃的是“硬骨头”,趟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攻坚战”。县委、县政府站在全局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坚定信心,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大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力度,时刻把贫困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头,以精准扶贫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连片特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三件大事,大力加快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李立章 朱灵)


内容时间:2015-05-2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