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永仁县产业扶贫助力农业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2  编辑:仲晓宇

永仁县有着优越的光热和土地资源,在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打响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该县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 “县有骨干产业、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一园十片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全力打造芒果、油橄榄各三万亩核心区,巩固提升核桃、板栗、樱桃、冬桃、石榴等林果产业,实现了一年四季果飘香,农民增收有支撑,产业扶贫有成效的生动局面。

培育支柱产业 做强特色果业

位于永仁县东南部的莲池乡,过去全乡贫困率达25.33%,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困难。2013年10月23日,扶贫开发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在莲池乡全面实施,拉开了全乡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序幕,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昔日的穷乡变成了如今的四季瓜果飘香,农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9月,才走进莲池乡查利么村岔路口,道路两旁的小枣、石榴、板栗早已挂满了枝头,村民们或采摘、或装筐、或售卖,忙得不亦乐乎。在玉米冲村新建成的蜜枣交易市场内,一箱箱贴有“永仁蜜枣”标识的新鲜小枣正装车运往省内外。

查利么村玉米冲村小组村民刘平正在小枣地里忙着采摘最后一批小枣,“今年家里种了10亩小枣,平均价格都在每公斤10元,这一季下来,光小枣的收入也有10万元左右。”刘平告诉我们,玉米冲村有50户196人,现在几乎家家都靠种小枣发家致富。每户村民靠小枣收入,每年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一些村民还买了私家车,农闲时学车,已成为村里的一种时尚。

“通过多年的试种植和考察,莲池乡把小枣作为扶贫开发重点扶持产业,每亩补助财政扶贫资金600元,鼓励群众大力种植小枣,全乡的金丝小枣种植面积从一开始的2000多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2万亩。”走在莲池乡通过扶贫开发修建的乡间水泥大道上,乡长罗雪芹告诉记者,自莲池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启动以来,全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种植,投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1008.2万元,现已发展小枣1.2万亩,葡萄1.5万亩、油橄榄两万亩,芒果、板栗等1万亩,吸引了15家企业到村里投资。

目前,玉米冲村通过“支部加合作社、合作社带农户、共同促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在枣树的主要生产环节,全方位为枣农服务,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致富产业链条,小枣产业由小变大,并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群众种植金丝小枣,推动小枣产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8913元。今年预计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以突破万元大关。”乡长罗雪芹介绍说,下一步,莲池乡将继续扶持和培育小枣市场体系建设,在成功举办“2015云南永仁蜜枣文化旅游节”的基础上,提升莲池蜜枣知名度,扩大品牌效应。不仅蜜枣,莲池乡的油橄榄、葡萄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并成为莲池乡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正绽放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发挥资源优势 助力经济发展

蜜枣产业在莲池乡这两年的发展,只是永仁县抓产业扶贫,全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农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永仁县委、县政府瞄准脱贫攻坚目标,全力实施精准扶贫,坚持以整乡推进、整村推进为平台,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死角,变“输血”为“造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挖掘优势资源,着力培植贫困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全县因地制宜通过扶持葡萄、油橄榄、金丝小枣、冬桃、冬枣、蚕桑、芒果、黑山羊养殖等产业,培育了一批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了示范、推广力度,产业化发展的趋势日渐凸显,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走进宜就镇地什苴村委会,山头上一米多高的油橄榄在迎风摇曳。“从2013年开始,种植油橄榄,政府每亩补贴我们500元,要是装有滴灌又可以补贴500元,扶持政策鼓励了群众开荒种植橄榄树。现在油橄榄已经零星挂果,等全部油橄榄都到盛果期时,我家每亩就有4000多块钱的收入了。”种植户刘学永指着半山上10亩成片的橄榄树,充满希望地说。

据了解,经过近10年的不断探索,永仁县通过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油橄榄,建设油橄榄连片种植核心区,积极扶持贫困自然村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截至今年9月,全县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万余亩。

同样,不光油橄榄成为永仁县大力发展的优势产业,芒果也是近年来永仁县扶持的重点产业,在永兴乡优质芒果种植基地,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购买种苗、举办科技培训,新植优质芒果1960亩,扶持贫困农户132户,举办芒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5期500人次。

在猛虎乡、中和镇和宜就镇,永仁县财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受益区群众投劳投资523.5万元购买嫁接桃苗19.68万株,发展中华冬桃新植1640亩。

春有樱桃、油橄榄,夏有葡萄,秋有芒果、板栗、石榴和核桃等,冬有草莓、柑橘、冬桃,永仁县一年四季水果丰收不断。

壮大特色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

“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有效使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带动了周边贫困村组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永仁县政研室副主任李婉融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永仁县每年投入扶持资金500万元,结合人工造林、退耕还林、中低产林地改造、土地开发等项目,大力发展油橄榄、晚熟芒果、葡萄、冬桃、金丝枣等特色经济林果种植项目,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先后引进了太谷、绿源、欣源、哲林等4家龙头企业到县发展油橄榄、芒果产业。

全县通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采取统一规划、企业带动、分户种植、连片开发、基地示范、典型引路的种植模式,形成从种苗供应、科技推广、基地建设、产品研发、辐射带动、加工包装、品牌营销一条龙的发展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明显。

现在,永仁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9%达6788元,油橄榄、芒果、板栗、核桃、蚕桑、葡萄、冬桃、蔬菜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县晚熟芒果种植面积达3.1万亩、油橄榄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全县新增油橄榄、晚熟芒果种植户584户,龙头企业及示范户带动效应明显,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全县专业村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去年,永仁县政府根据各个村民小组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资源,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选准产业,认真做好专业村组3年总体建设规划,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县人民政府对7个乡镇上报的7000亩专业村组种植计划给予确定,其中:打造芒果专业村14个2320亩,小枣专业村4个920亩,核桃专业村4个505亩,冬桃专业村3个500亩,石榴专业村1个462亩,樱桃专业村4个455亩,油橄榄专业村3个300亩,板栗专业村1个50亩……截至目前,全县所有高原特色农业专业村组已全部完成种植规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农增收成效明显。

通过实施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注重产业扶贫,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发展,建设专业村组示范种植,全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正在快速发展,全县农村经济收入也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充满希望。


内容时间:2015-10-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