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作者:段俊华   发布时间:2016-04-05  编辑:仲晓宇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西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在追梦筑梦中实现跨越,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变了过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房不挡雨的落后面貌,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7884.3万元,实施整乡推进项目2个,整村推进项目41个,易地搬迁570户,产业扶贫27个,信贷扶贫贴息740万元,财政奖补项目23个,其中:投入民房改造资金12700万元,改造9489户,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978.58万元,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811万元。

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扶贫开发实现重点突破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紧抓住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启动大会在西盟召开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按照“党政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服务、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的原则,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在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1133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13户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整体解决好西盟贫困群众的安居问题。截止2016年3月25日,已录入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农户信息12846户,占总建户数100 %,已录入开工12846户,开工率100%,已录入竣工10460户,竣工率81.43%。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产业扶贫开启群众致富梦

以“产业兴县、产业强县、产业富县”为目标,坚持打好“绿色、生态、特色”三张牌,因地制宜培育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橡胶、茶叶、甘蔗、咖啡、畜牧、米荞等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以石斛、砂仁、重楼等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生物药业种植不断培育壮大。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高原特色农业”模式,在天猫、淘宝特色网等平台,将农特产品集中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以电商平台促产业扶贫,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西盟交通受限的困扰,打通了销路,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十二五以来,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末的57189人减少到2015年末的19491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64.83%降至2015年的27.7%。

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赢民心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加强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对接,通过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小额信贷保险等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贴息政策(扶贫资金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为贫困群众贷款保驾护航,确保贫困群众贷得到款、还得上款。同时,积极引导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进行“三权三证”抵押贷款,实行“组帮组、户帮户”联户担保贷款。2015年,由省市财政支持,县财政拿出550万元作为财政担保基金,以政府作为担保人的方式与金融部门合作,支持贫困群众建房户贷款。截止目前,西盟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亿元,贷款余额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37.4%。共向2525户贫困群众发放扶贫贷款1.0346亿元(其中:已向2177户安居工程建房户发放贷款9018万元),向扶贫施工队发放扶贫贷款3940万元。西盟县金融扶贫贷款启动以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真正扶到点上、帮到根上,受到贫困群众欢迎和点赞。

坚持党建与扶贫双推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总体要求,在体系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资源优化、服务建设、增收致富、服务群众上实现双推进,真正抓住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的“牛鼻子”,在群众“最盼”上下功夫,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注重从基础设施、产业培植、素质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增强造血功能,不断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从而实现以扶贫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带动扶贫工作的双赢目标。实施党员分类管理,通过对党员进行科学管理、施教、帮扶,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作用得到了发挥。以“创业致富贷款”为有效抓手,着力破解农村党员群众致富无门路、创业无资金、贷款无抵押、销售无信息的“四无”难题。2015年共发放党员致富贷款900万元,涉及165户,农村“双带”型党员由2014年的87名增加到116名。结合“挂包帮、转走访、筑安居”工作,调整充实了53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36名村第一书记,组建34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力量做好增派工作的通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由146名增加到199名,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扎实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试点,通过“党组织引领+成立农民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市场化运作+互联网+”的模式,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边境贸易加工日趋规范化

始终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及云南省澜沧江经济带、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沿边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贸易。一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2015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551.2万元,同比增长20.97%,比2010年翻1番,经济外向度从2010年的8%提高到10%。二是开放基础不断夯实。加快岳宋183通道和大黑山通道建设,完成岳宋乡至183通道油路续建,边境通道联检查验设施逐步完善。三是“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加快。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商贸往来,积极推进替代种植、禁毒防艾、华文教育、边境治安、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密切合作。2015年,西盟县境外替代种植企业发展到5户,种植面积达101487.89亩(其中:橡胶83141.75亩,核桃8417亩,竹子7340亩,茶叶2266.14亩,坚果323亩)。外商投资企业1户,利用外资达700万元。


内容时间:2016-04-0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