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巧家县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出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2-20  编辑:潘文悦

       巧家县委、政府整合部门资金集中投入,采取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脱贫基础,全力开展产业扶贫拓宽增收渠道,强化社会帮扶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三大措施,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143元,比上年人均增加432元,共有1.5万人摆脱贫困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以整村推进为依托,整合相关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集中投入,切实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巧家县共争取到省级整村推进点70个1050万元,市级整村推进点6个60万元,以此为基础,全县共整合农业、水利、林业、财政、发改、扶贫、民政、交通、建设等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64万元,集中投入到贫困村,共实施人畜饮水管网20件124公里,修建人畜饮水窖260个,新修村组公路68公里,消除茅草房1780户,改造农村住房1350户,建设集镇街道4352平方米,硬化户间道路30公里,并对失去生存条件的190户850人实施了县内易地搬迁。位于海拔2700多米高寒山区的老店镇红土村,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房屋全部亮化,地板全部硬化,畜厩得到改造,户户建起了卫生厕所,厨房变得干净卫生,原来农家张贴的都是一些天地君亲师位和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字画,现在全部改成了张贴领袖和富有时代色彩的画像。

       以产业扶贫为支撑,集中相关部门产业发展资金进行重点扶持,全力开展产业扶贫。2008年,省市共投入巧家各类产业扶贫资金600万元,以此为支撑,县政府组织将林业、农业、热区开发等产业发展资金近2000万元整合集中起来,进行重点投入,并争取1000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持,争取2400万元项目信贷扶贫资金扶持发展涉农龙头企业。2008年,共开展人工种草3.2万亩,种植花椒、核桃、芒果等经济林果1.2万亩,新种蚕桑1.7万亩,新建蚕房467间,改造蚕房1200间,建县级仔猪基地4个,建黄牛冻改点2个,扶持生猪养殖大户3600多户,扶持齐昌畜禽屠宰有限公司修建了半机械化的畜禽屠宰场,有力带动了畜牧产业发展;扶持白鹤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制糖加工技改,促进了蔗糖业的发展。通过大力开展产业扶持,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去年光畜牧业一项就实现产值7.26亿元,比上年增长49.1%。老店镇红土、大岩洞两村实施科技扶贫种草养畜项目后,两个村的群众基本实现脱贫,探索出了一条高寒冷凉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之路,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和省扶贫办、财政厅、发改委等部门领导现场视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以“百千万帮扶工程”为契机,凝聚社会力量进村入户帮扶,形成社会大扶贫格局。昭通市“百千万帮扶工程”启动后,巧家县及时研究出台了“三定四有”的社会帮扶方案。2008年,县委办、县政府办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2008年“百千万帮扶工程”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社会帮扶方案进行完善。加强同省、市挂钩帮扶巧家的部门联系,认真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争取对巧家的扶贫支持。2008年,全县共有115个单位对106个贫困村进行挂钩帮扶,市里有17个部门对17个贫困村进行挂钩帮扶,省上有6个部门对6个贫困乡镇进行挂钩帮扶,省、市、县共有5712名干部职工对5374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各级挂钩帮扶部门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98万元,捐物折资169万元,协调投入3139万元,共上项目526个。干部职工直接投入结对帮扶资金114.26万元。由于强化了社会帮扶,加快了全县扶贫开发进程,省上挂钩帮扶巧家白鹤滩镇的红云集团(现为红云红河集团)在昭通和巧家县签订了挂钩帮扶协议,决定三年投资800万元,在巧家开展助学、助教活动和修建希望小学,搞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开展整村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扶贫效果。


内容时间:2009-02-2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