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鲁甸灾区视察,使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教育,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抓好灾后恢复重建、扶贫攻坚、促进跨越发展的斗志,极大地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牢记嘱托,用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的视察指示精神,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牢记“要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嘱托,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统筹抓好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强化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紧紧围绕“六有一确保”目标,查缺补漏,落实措施,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全力抓好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强化恢复重建进度和质量。把民房重建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学校、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强化灾区产业发展和生态恢复。立足灾区实际,反复比较和论证,科学制定灾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资源深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强化统筹重建力量。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建起安全宜居美丽新家园。着力抓好舆论宣传和舆情引导,进一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凝聚正能量,提升精气神,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恢复重建,努力形成推进恢复重建的强大合力。
牢记“扶贫开发要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嘱托,打好扶贫攻坚战。鲁甸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将片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切实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加强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落实扶贫攻坚规划和项目。认真落实“百村千组”帮扶行动,争取实施好水磨、乐红整乡推进、22个整村推进和6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增收难问题,增强群众“造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实现2.2万人稳定脱贫。加强技能培训,深入实施“百千万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加大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每户农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着力增加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千方百计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牢记云南经济发展“五个着力”嘱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鲁甸县认真落实“五个着力”的新要求,全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抓项目投资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全省加大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南北大通道建设机遇,扎实推进南北大通道鲁甸段、昭会公路鲁甸连接线、国道213改造、沙乐公路、月亮湾水库、板栗园水库、猫鼻子水库东干渠调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滴水水库、220千伏鸭子塘变电站与云南主网相联输电线路前期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投资,增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抓现代农业发展。发挥重建项目的带动作用,整合项目向产业集中配套,建立产业发展新格局。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推进核桃、花椒、苹果、马铃薯等十大示范园建设,全力打造文屏镇华农、桃源乡紫源葡萄基地、茨院乡野石山和田园、小寨镇农家乐5个休闲农庄,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化。抓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建设,实施水土流失整治工程,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启动森林二类资源调查,新植、补植造林2.2万亩,改造低效林2万亩;扎实开展渔洞水库径流区水资源保护工作,强化牛栏江水环境整治,使山川更美、景色更秀、天空更蓝。抓民生保障和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加快恢复灾区公共服务。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少数民族帮扶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利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抓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构建覆盖城乡、层次多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抓作风建设,把恢复重建作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的生动课堂,积极创建“红旗社区”,全面落实“八包八保”责任,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转变作风推动工作。
内容时间:2016-03-0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