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云南贡山县:怒江边种上了“致富果”
作者:侯文坤   发布时间:2015-12-14  编辑:仲晓宇

“今年的收成还不错,收了4000多斤鲜果,每斤能卖3.7元左右。”摘完家里10多亩的草果,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普拉底乡其达村委会主任丰成军已经开始盘算着今年的收成,“金果银果,我们普拉底的草果,眼看着是一年比一年好啦。”

草果既是日常食品香料,又是药材和化工原料,用途广泛。每到接近年底的时候,是贡山县农活最忙的时候——一辆辆货车在怒江大峡谷驶入驶出,将这里的草果运往全国各地。

丰成军说,其达村是贡山县最早开始种草果的村子,全村242户都在种草果,开始挂果产生效益的有6000亩左右。“上世纪80年代末,这个‘新’作物刚引入贡山的时候没啥人感兴趣,到现在已经成了当地最大的产业之一,村里种得多的一家有300多亩。”

怒江州98%以上土地属于高山峡谷,是云南扶贫工作的“上甘岭”。虽然自然资源富集,但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资源优势未能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当地老百姓告诉记者,怒江的老百姓在过去习惯砍树种地,一块地消耗光了,再开垦一块,砍下来的树不仅能烧火,还能卖钱。“现在回过头看,砍几棵树,多种一点粮食改变不了贫困,还破坏了生态。”

“输血”扶贫对贫穷地区来讲不是长远之计,最终还要靠挖掘有潜力、可持续的增收途径。这些年来,在怒江当地人的言谈中,草果逐渐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名词。

普拉底乡党委书记杨玉华说,截至2014年末,贡山县草果种植面积约17万亩,其中普拉底乡占了7.3万余亩,挂果面积4.5万余亩,全乡农民 人均种植面积10亩以上,草果产量达1206吨。2014年全乡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4629元,其中有1400元就是来自草果产业的收入。

眼下,随着种植规模及产量的逐年提高,一些从事草果采购、加工销售的服务商不断涌入贡山县内,草果协会、专业合作社的各种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政府引导、协会运作、企业介入、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机制在当地日渐成熟。

“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已成为怒江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一致认可的发展路子,草果产业更成了当地群众眼中的“绿色银行”。

“更为欣喜的是,从产业培植上看到了大家观念的转变。”贡山县林业局一位负责人说,一批以草果、核桃、漆树、中药材、独龙牛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基地也逐渐成形,成为山区产业扶贫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下一步我们还要打造‘一果两树一药’的林下立体经济。”杨玉华说,“山坡上种核桃、漆树,海拔合适的地方在林下套种草果、山药,这样的立体种植既利用了怒江珍贵的土地资源,还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绿色,是大自然赋予云南怒江州的宝贵财富。随着扶贫项目的推进,多姿多彩的林下经济财富开始在贫困山区显山露水。记者从怒江州政府了解到,到 2017年,怒江州计划发展草果100万亩、核桃50万亩、漆树20万亩、油茶10万亩、中药材20万亩、珍贵用材树种1万亩,低效林改造30万亩,发展独龙牛、乌骨绵羊、高黎贡山猪等特色养殖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内容时间:2015-12-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