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在帕米尔高原扎实推进扶贫开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26  编辑:jiangshan

新疆新闻在线网6月26日消息(记者 陈居里 通讯员 王红):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扶贫开发难度全国少有。当地党委、政府借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东风,因地制宜地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四年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皮勒村蹲点日记节目,让全国观众知道了塔县马尔洋乡皮勒村,孩子们溜索道爬悬崖的艰难上学路让很多人揪心。而如今记者再次来到皮勒村,是一路坐车到达的,在村口,通车还不到一年的皮勒村大桥横跨在湍急的叶尔羌河上,大桥一旁,原来村民们用于过河的索道还在风中颤动。随着道路的畅通,孩子们的上学路轻松了,村里的高原杏也走出了大山。村民努斯拉特·吾克买提汗:“以前我们出去都是骑毛驴、骑骆驼,走三四天。现在坐车四个小时就到县上了,我们这里是高原,杏子熟的晚,现在可以运出去卖个好价钱了。”

要致富先修路。两年里,各级政府累计投入1.75亿元资金用于改善塔县偏远乡村的出行条件,而对于一些存在自然灾害风险、不适合居住的村庄,当地政府则实施了整村移民搬迁。班迪尔乡波斯特班迪尔村就是移民新村之一,距离塔县县城15公里,蓝天、雪山、草地衬着鲜艳的富民安居房,新村的景象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提起搬迁前的景象,村民夏地拉克·哈里克巴依说:“原来的村子夹在两山中间,我从没有看到过日出、日落,只有中午才能见到太阳;每次下雨,大家都睡不着,害怕发生山洪、泥石流。”

通过搬迁移民,村里人均耕地、草场面积由原来的6亩增加到10亩,由于离县城近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夏地拉克·哈里克巴依:“村里现在出门就是柏油路,现在我在家里种地、育肥牛羊,我弟弟在县城跑运输,收入来源一下子就多了。”

塔县地域广阔,乡村之间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当地就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办法的原则,将扶贫工作精准推进到户。提孜那甫村村民买买尔江·赛依提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刺绣店,这完全得益于当地扶贫干部专门为他家制定的扶贫规划。买买尔江·赛依提借助政策开店,他的妻子接受了免费刺绣培训,夫妻俩一个制作、一个销售,生意红火。买买尔江·赛依提:“半年时间,光店里这块就挣了六千多,再加上地里的,今年我们两口子收入肯定过万。”

通过产业扶持、移民搬迁、低保、医保政策兜底等举措,目前塔县一万三千多贫困人口正逐步脱贫致富。自治区扶贫办社会扶贫处处长,塔县原副县长王诚:“扶贫工作不能大水漫灌、不能一刀切,要找准每户的致贫原因,针对每户的情况结合意愿以后制定脱贫办法。实现我们精准扶贫。”


内容时间:2015-06-2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