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田县创建“远教+基地”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县级远教教学实践基地。经过认真分析,决心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林果、养殖等特色产业。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到外地进行参观考察、开拓视野,依托村远程教育站点,采取“支部+远教”、“党员+远教”等形式建立示范基地,促进学用转化,助农增收致富,收到了明显的效益。
建立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示范基地。由村党支部牵头,统一规划,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到远程教育站点参加实用技术培训。针对新村产业结构单一,人员素质较低,就业水平不高这一情况,开展了“新成长”型劳动力培训活动,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新村软实力。教学课程有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果园管理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手工业编制、双语、计算机基础应用等,共700余人参与了培训。
建立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实践基地。村党支部根据本村土地分散难连片的实际,采取“党员+远教”的形式,建立了温室大棚2700座,果园10000亩。
建好党员帮带群众致富基地。村党支部根据部分群发展能力不强的实际,采取党员示范户与贫困户“1+1”捆绑创办远教农技“试验田”,聘请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的所长长及中科院新疆地理研究所的2名博士组成专家技术顾问团,并在本地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中选出部分人员作为技术负责人,形成技术服务团队。在蔬菜销售上,通过合作社,积极与疆内蔬菜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农业开发公司对接,将市场拓展的更远。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广大党员群众自发学远教、用远教,结合实际发展起了羊、土鸡等养殖业。村支部运用“电脑+电视机”,集中组织距村站点较近的党员群众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电教片。对距离村站点较远,不便于参加学习的党员群众,在党员示范户家中建立远教中心播放户,主要播放农业适用技术等方面的电教片。
内容时间:2017-07-2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