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中阳县“六个坚持、六个下功夫”决胜脱贫摘帽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2  编辑:王怡
        2017年,山西省中阳县要摘帽国定贫困县;当前,中阳县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如期打赢这场硬仗,中阳县提出了“六个坚持、六个下功夫”,全面决胜脱贫摘帽。

        坚持政治导向,在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上下功夫。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和推进,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确保脱贫摘帽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精准导向,在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退上下功夫。

        脱贫攻坚,精准是关键。通过几轮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和帮扶力量调整,较好地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

        在怎么扶上,全面贯彻中阳县委、县政府“四位一体、五个全面、八个一批”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十大行动、三大保障”。

        在怎么退上,围绕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标准,通过因户而异、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把中阳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政策“组合拳”落实到位,让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政策套餐”,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坚持问题导向,因户精准施策,在增收、减支、补短上下功夫。

        致贫返贫原因总体上可概括为三类:收入低、支出大、发展能力和条件不足。

        针对这些原因,中阳县委、县政府打出了增收、减支、补短的政策“组合拳”,制定《推进“五个全面”、攻坚深度贫困工作方案》,提出普惠政策全面落实、解决贫困人口政策红利应享尽享的问题,优惠政策全面覆盖、解决贫困人口增收难题,特惠政策全面提标、解决贫困群众减支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解决硬件达标问题,保障措施全面到位、解决脱贫攻坚机制体制问题。

        坚持目标导向,在对标、对表、对接,严格退出标准上下功夫。

        对标,就是对照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标准,一条一条自查,找准问题短板,列出工作清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对表,就是对照2017年整体脱贫摘帽的时间表,每一项工作都倒排工期、往前赶;

        对接,就是县乡村三级把工作任务对接起来,工作力量组织起来,工作成效反映出来。

        坚持激励导向,在全县联动、凝聚合力上下功夫。

        大张旗鼓宣传报道脱贫攻坚中先进典型,让企业家受尊重,让历史铭记他们的功绩。

        教育或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把思想、精力聚焦到脱贫摘帽上来。

        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调动方方面面,凝聚起脱贫摘帽的巨大合力。

        坚持人民导向,在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下功夫。

        实现脱贫摘帽,不仅体现在退出指标上,更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上。

        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脱贫攻坚为主战场,在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制定落实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惠级面大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切的住房、道路、饮水、教育、就医、养老等民生问题,让中阳百姓在这场战役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内容时间:2018-04-0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