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石楼不脱贫,我们不脱钩”—— 山西省纪委、监察厅接力扶贫石楼县
作者:刘素清 王永平 高寄洲   发布时间:2015-09-30  编辑:谢心言

石楼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山西扶贫攻坚的重点县。记者来到由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协调筹建的留村沁园春小学,听着朗朗的读书声,看着一张张喜笑颜开 的脸蛋儿,让人郁结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教师们在认真地教着,孩子们在认真地学着,家长们在真诚地笑着,就是像这样在城里人看起来很平常或不起眼的小 学,却承载了周围村民对子女未来的全部憧憬……

坚定脱贫的决心

2004年,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定点扶贫工作由柳林县 转移到了石楼县的灵泉镇马村。扶贫队员们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看着映入眼帘那半山腰上七零八落的土窑洞以及蜗居其中的800多名村民时,扶贫队的 队员们还是被深深地触动了,并暗暗下定了“石楼不脱贫,我们不脱钩”的决心。这个决心,让灵泉镇这6年变得完全不同了。马村变了、王村变了,石楼也变了。 公路沿线山峦秀丽,满山苍翠绿意盎然,山谷中的野花在微风中流荡着清醇的、温暖的馨香。

“在帮助石楼的事情上大家一定要理直气壮,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石楼搞发展、搞建设”。2008年,山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金道铭在石楼视察时对工作队的队员说道。

也是那一次,他将扶贫工作方针从“抓住一个村”的基础上升华成“抓住一个乡、重点帮好一个村,辐射和推动石楼全面脱贫”。说完就做,在石楼上马的几个重点项 目上,金道铭亲自出面协调石楼电厂项目的立项上报,亲自过问黄河大桥进展情况,争取了石楼黄河大桥建设资金500万元,争取了沁园春小学建设资金80万 元。当看到县里教学设施和布局落后的状况后,又决定在高标准建设留村沁园春小学的基础上,再资助10所扶贫小学。

民生工程得到大力改善 的同时,2009年工作队又开始在发展粮食、蔬菜、林果、畜牧等种养殖优质产业上做文章,以实现产业扶贫。结合石楼县提出的“东部核桃西部枣”的经济发展 战略,在灵泉镇种植优质核桃林12000亩,协调调运优质核桃苗木72600余株价值50余万元。在马村整合1000多亩荒山,成功引进东北客商,建起了 目前华北最大的放养式养殖土鸡基地,既解决了群众的增收问题,又有效地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使荒山得到了有效利用。

接力脱贫成效显著

这些年,山西省纪委、监察厅扶贫工作队认真落实金道铭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开展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开发、扶贫送温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的各项工作。

在县广电中心发展中遇到极度困难时,他们积极为其争取改造资金以及设备;在义牒镇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出现严重的资金缺口时,他们向省发改委争取了30万元资金 帮助解决;针对当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他们把“银龄义诊”活动引进石楼,邀请省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眼科医院的专家给当地群众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在石楼县 大上项目的攻坚时期,他们全身心投入,争取相关领导的重视,帮助解决了总投资达1600万元的提黄灌溉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

六年的薪火相传,六年的接力扶贫,六年的坚持不懈,山西省纪委、监察厅的领导和扶贫队的队员们,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激情与梦想成就了这里巨大的变化,建成了灵泉镇马村和王村两个省级重点新农村推进村。

据统计,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在马村共投入资金740万元,占到该村资金整合总量的30%。完成移民住房600间,新建移民小学一所,灵泉镇王村成为南城区开 发的重点区域之后,2007年工作队又把王村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进点工作,先后投资134.8万元,完成王村移民工程土建工程,投资235万元完成移民配 套工程,投资75.6万元新建王村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投资203万元铺设村村通水泥路9.8公里、田间路1.8公里,投资30万元打坝造地40亩,如今的 王村形成一副新型城市的派头。

告别了肩挑背扛、爬坡挑水的艰辛生活,离开出门下坡、回家爬坡的恶劣环境,如今村民们开始逐步融入了街道 文明的生活之中,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在一栋移民搬迁的二层小楼里,村民迁居新家,笑逐颜开。生活有保障,发展有出路,透过不大的院子,可以看到村民正 在悠闲地准备晚餐。小楼之外,健身广场等公益设施已初具雏形,远处的庄稼田一片连着一片,一块块不大的蔬菜种植地映入眼帘,正值瓜果丰收期,连挂在藤上的 果实都透着一股喜气……

内容时间:2010-09-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